互联网“定制”保险路有多长?
回望猴年春节,具有“互联网”年味的春晚不仅让超过1亿人“咻”走了8亿元红包,险企也借互动环节派送了大量红包和保险产品,热闹场面俨然成为一道风景,尤其是海量增长的用户由此与险企瞬间建立起了连接,后者可能更是险企梦寐以求的。
今年春节期间多家保险公司各出奇招,支付宝首次上线的春节保险,就是由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华保险、华泰保险等进行承保,推出了各种走心的“定制”款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包括了出行安全、食品安全、鞭炮安全、家庭财产安全等多个方面。
在业内人士看来,春节本来就是吸引眼球的最好时间节点,如果能借助互联网渠道,以低成本方式,大幅提高性价比,对于一些传统保险公司而言是求之不得。而以往与生活场景结合的保险产品,由于缺乏低成本、便捷高效的触达渠道,很难进行研发和运营。也正因如此,假日市场商机与场景深度结合显然是大可借助的契机,因此险企为什么都扎堆今年春节“定制”保险产品也就不难理解了。尤其在春节7天假期,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多家大型险企都率先尝试体验了一把互联网营销的“瘾”。
如此看来,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将海量数据进行用户需求的捕捉与开发,还可通过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特性让客户得到全天候、全覆盖的极致服务。互联网发展颠覆性地提升了集合效率,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集合的可能性,为碎片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创造了条件。而这更是险企提升竞争力和核心价值的重要因素。
有专家预测,面对汹涌的大数据浪潮,今后老百姓的投保意识将大幅度提高,保险行业也将迎来发展暴发期。那些拥有大数据分析能力和资源的公司将会以自身优势推出更多更好的个性化、定制化的保险产品。有传统保险公司高管认为,竞争力的下降会让一些保险公司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大量的保险公司将主动与互联网金融平台达成密切合作关系,2016年传统保险公司可能将会被倒逼出一些创新的模式和创新产品。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共有61家公司开展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全年新增9家;在71家财产险会员公司中,共有49家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险业务,占比69%。与此同时,大型保险集团也纷纷成立独立的电子商务公司,探索专业化经营之路。
数据还显示,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互联网人身险累计保费1465.60亿元,同比增长3.15倍;全年互联网财产险累计保费收入768.36亿元,同比增长51.94%。
由此可见,互联网发展的加速给保险业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正是看重这一巨大的潜力市场,如今,互联网保险的这块磁石不断吸引社会资本的注意力。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行动起来开始进军互联网保险领域。2015年9月,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除了此前参与筹建众安保险外,还以12亿元收购了国泰财险60%的股份;2015年9月,腾讯联手中信集团子公司中信国安,在山东发起设立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2015年10月,京东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四川设立京东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2015年11月26日,百度、安联保险、高瓴资本在上海宣布联合发起成立一家全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型保险服务。此外,早在两年前就宣布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乐视网,于今年1月19日发布《关于参与投资设立财产保险公司的公告》,最终落子互联网保险。
保险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互联网巨头的保险布局将展现雏形。这对于培育保险在网上销售和购买的公信力和习惯是一件好事。
不仅如此,继今年1月16日第三家获得互联网保险牌照的安心保险正式开业后,日前,第四家易安保险也获保监会批准开业。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2016年不仅互联网保险公司获批的数量会增多,同时互联网还将成为销售的主要渠道。
有人说,目前所谓的互联网保险只是一个过渡称谓,在不远的未来,当衣食住行都依赖于网络的时候,也就没人在意“究竟是互联网保险还是传统保险”了。因为,互联网思维引发的全新社交模式,早已融入到产品设计和运用当中;彼时的核心竞争力,更可能集中在跨界资源整合能力、便捷服务供应效率和反欺诈技术成熟度了。(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