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在产业链重塑中找寻机遇

2020-07-23 09:04:32|来源:国际商报|责编:冯实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领域投资回升,实现了由负转正。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3%,而一季度为下降12.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8%和7.2%。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6%、8.2%;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0%、21.8%。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体系,并在诸多领先行业和领域形成产业集群。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产生的重大冲击下,着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完整、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成为中国企业在变局中开新局的突破口。

  变化与挑战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是业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后,一些国家特别是部分发达国家应对不力,疫情快速扩散,经济社会受到严重冲击,防护物资供应不足。因此,部分国家试图引导本国企业回撤,推动基础民生、国家安全相关产业回流,支持本国相关产业产能扩容以减少对外供应依赖;部分国家采取投资收缩、进口替代的做法或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影响企业之间的供应关系。

  针对企业如何应对全球产业链出现的变化,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认为,企业需要与原有产业链下游的销售商、消费者处理好关系,并开拓新的市场,以适应地区结构、商品结构等贸易结构出现的变化。企业也要提升反应能力,及时调整供应方向和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差异化加剧导致的供应短期化、零散化。疫情冲击下,很多国家特别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公共卫生领域产品的保障和供应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对个人防护用品、消杀用品以及疫苗药品等会有较高需求。

  “随着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大范围商用,信息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将成为全球产业链重塑的一个重要趋势。”王是业说。

  周密也表示,疫情的发生加速了全球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也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数字经济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了新的贸易和产业合作形式。

  王是业分析,信息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趋势下,技术作为最关键生产要素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而中国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然存在短板,高端前沿技术、材料、器件、装备等对外部仍有依赖。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出台出口管制、采购限制、外国投资审查、对外投资引导等政策加大了对创新技术跨境流动的限制,因此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可能面临一定的技术障碍。

  布局长远 扬长补短

  那么,未来中国企业如何运筹帷幄,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王是业认为,中国市场空间巨大并处于需求升级的阶段,将对企业和相关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中国是疫情控制最好、最早从疫情影响中恢复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各行业复工复产有利于中国企业更早地投入研发和生产,在技术提升、生产转型、策略调整等方面占据先机。“服务好国内市场,不断引领国内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是中国企业应对全球产业重塑的重要基础,也将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积累经验。”

  王是业强调,在当前全球经贸发展格局和产业发展趋势下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企业要将技术创新作为长足发展的根本战略。一方面,企业应关注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大对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加强市场数据的分析,精准判断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准确对接需求;另一方面,尽管面临发达国家收紧技术交流的外部环境,中国企业仍需在充分研究相关国家管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合理的方式维持和推进跨国技术合作,加快与国际先进技术的融合。

  周密也建议,中国企业可积极利用线上平台增加自身和产品的影响力,了解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建立供需之间的信任关系,并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协作,与此同时与国外的电商平台、数字化企业开展对接,加强合作。同时,企业也要充分利用海外已有的营销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市场,如探索拓展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国际商报记者 李 宁)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