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倡议发布

2018-10-29 13:23:2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许炀

  国际在线消息:10月27日,以 “全球视野下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与文化金融发展”为主题的2018天府金融论坛——文化金融峰会暨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在成都举办。来自全球300余名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国内外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和国内外的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商金融发展,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建言献策。

  成都力争到2022年全面建成国家西部金融中心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晓春在开幕致辞中表示,2018年上半年四川全省金融业总资产超过10万亿,社会融资达到7.05万亿,金融业实现了增加值1424亿元,占GDP的7.8%,实现了税收263.6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8万亿元,排名均居全国第七位。实现保费收入排名全国第六。全省有各类金融机构2000余家,位列中西部第一,A股上市企业119家,总市值达1.35万亿,数量排名全国第八,中西部第一。四川经济正以正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他同时也表示,当前仍有很多来自国内外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着金融界,在银行、股票、债券、保险、信托、基金、投资等诸多领域的隐蔽风险也不可忽视,希望通过本次峰会上大家的共同探讨,进一步坚定金融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打造中国西部金融中心、推进更高质量的金融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建军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成都正聚焦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和今天的主题——文化金融,这六大领域。全面增强金融业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等五大功能,力争到2022年全面建成立足四川、服务西部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尹庆双在致辞中指出,伴随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生态将面临整体的改造。无限的金融创新将影响着未来的世界。如何将文化与金融深度的有机融合,并形成活力,在当下具有尤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成都青羊区委副书记、区长詹庆表示,本次峰会上,来自全国金融业界、学界的精英高管齐聚青羊,大家围绕金融产业发展提出很多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青羊区政府将充分吸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推动青羊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倡议发布

  在峰会正式开始之前,一项重要环节是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倡议的发布。在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长江学者、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锡良教授的倡议下,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晓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姜洋,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赵长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理事长王永利,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建军,四川证监局副局长蔡英,四川银保监局筹备组领导曹昌伦,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尹庆双,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王琳,成都市金融工作局局长助理付剑峰,中共成都市青羊区委书记戴志勇,中共成都市青羊区委副书记、区长詹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王擎,清华大学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秘书长王玉荣等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成立倡议正式发布。

  刘锡良指出,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的成立,旨在集聚政府、学界和企业界的力量,服务于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共同探讨和建言献策未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坚持高起点推进、高水平建设,打造一流的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智库。该智宗旨:全球视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战略至上.在为四川、西部金融与产业的智力支撑、人才招引、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力。

  建言献策全球视野下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金融是产业的血液,资本要素高速流转,新的增长动能不断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集聚。要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在全球视野下打造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如何加快产业与金融的结合,如何把握人才对金融发展的支撑,金融如何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

  面对文化金融领域发展的种种问题,本届峰会上各位专家学者才智碰撞,提供可行方案。姜洋在以“商品期货市场与国家经济安全”为题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一项是保证中国大宗商品进出口的安全,这对于中国未来两个百年计划的实现关系重大。“但目前全球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主要是以美国作为基准,如果如不抓紧时间建立自己强大的期货市场,就只能被动接受他国规则,从而使利益受到影响。” 姜洋建议,应加速建立本土的期货市场,并掌握主导权,吸引全球投资者参与。同时,也应加速中国期货相关法律的建立健全。

  赵长茂在演讲中指出,当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金融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但金融是把双刃剑,要高度重视金融风险的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要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国内外很多事实证明,一国的金融搞不好,不能稳定健康发展,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出大问题,甚至是金融风险引爆金融危机,导致整个经济社会的波动,甚至是衰退,出现大量的社会危机。”赵长茂认为,应该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来认识金融问题。稳定和发展金融,就是加强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

  张宇燕围绕“世界经济的形势和展望”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2018年全球世界经济总体增长符合预期,去年估计今年全球增速是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刚公布的今年全球速是3.7%,这说明全球的经济到目前仍然是在中速增长的轨道上。

  张宇燕表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团队的分析,全球的经济有两点值得关注的短期问题:政策不确定性迅速提升以及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刘锡良教授在演讲中就建设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指出,金融和产业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发展金融一定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要有发达的现代产业;良好的发展贸易的区位优势;其次还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最后还需要人才基础作为支撑。

  刘锡良教授还就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都的着重抓手是什么给出了他的看法。他指出,首先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带动市场,既要做大做强成都,也要做好周边区域实体经济的建设。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把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他强调,政府还应该做好金融产业的发展规划,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国际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要把自身法人机构做强做大,增强辐射能力。

  在下午以“全球视野下的文化金融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理事长王永利认为四川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先天条件,特别是青羊区发展文化金融具有独到优势。

  在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王琳主持的“全球视野下的新经济与新金融”圆桌论坛环节,王琳强调,全球视野很重要,特别是在目前新经济和新金融的环境下,中国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四川将如何定位。在各个领域如何能够选准赛道,在金融细分市场领域占据全国的高地,这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在产业上在实践上不断深耕,成都有望在文化金融上占据产业的高地。

  在金融助力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圆桌论坛环节,峨影集团总裁向华全认为成都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加强与全球38个世界文化名城的交流互鉴,突出成都的文化品牌优势,以"三城三都"为抓手,既让市民受益喜爱,又为世界贡献独特文化样式。中铁信托副总经理陈赤认为,消费信托、艺术品信托在支持成都影视制作、工艺品生产一艺术品创作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他倡议,可借鉴英国国民信托的成功案例,发起成都市民慈善信托,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活动支持、博物馆建设等事业,发挥“保护+开放+传播”的多重作用。

  在全球视野下的金融人才生态圈建设的圆桌论坛环节,清华大学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玉荣认为:金融人才生态圈建设需要从金融将帅之才,到组织、文化、创新、愿景、利益分配及金融智库等七个方面进行框架性思考。广西大学副校长范祚军认为,金融人才生态建设需要达到五个标准:第一个有识才有眼;第二是爱才要有胆;第三个我想说的是爱才如命; 第四句话就是惜才如金; 第五句话是护才如神。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朱建梅指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应该拥抱更多的高等院校,高校也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可以有很好的高端金融人才引进的桥梁的作用。在产业上要拥抱高铁经济,高铁不仅仅是基础建设。北藏高铁是智慧建设。特别是川藏线,难度是世界级的,比青藏线难度高很多倍,是一项国家长治久安的工程。

  在“2035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展望”的闭门会议的环节,西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王擎教授认为,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高科技发展势头良好,高科技需要金融的支撑,关键在于加强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据悉,本次论坛由四川省金融工作局、成都市金融工作局指导;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成都市青羊区金融工作局,成都银行、小平故里书院等协办。旨在立足国家西部金融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等战略发展目标,结合文创产业,突出文化与金融两大重点,共同探讨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等问题,努力为四川的金融、文创产业发展增添动力。(文:清荣 )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