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服务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2019-03-04 10:43:14|来源:经济日报|编辑:于明彤

  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8万亿元,增长9%,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统计的是实物消费。近几年,服务消费增长非常快,却没有反映在9%里面。如果把服务消费算进去,消费总体增速应该还要高一些。

  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测算显示,我国消费形态正在由实物消费加快向服务消费转变。去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到消费总支出的49.5%,将近一半。去年前三季度,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已达50.2%,首次突破50%。具体来看,2018年,餐饮收入市场规模首次超过4万亿元,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增速;旅游、文化、信息等服务消费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增速都超过10%,电影票房收入首次突破600亿元,增速将近10%。此外,2018年,信息消费比上年增长11%,信息服务消费规模首次超过信息产品消费,信息消费市场发生了较大的结构性改变。

  服务消费增长快,一方面,与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不断扩大和升级的趋势有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追求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亮点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这也符合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消费结构优化的基本趋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消费需求日益多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新阶段;服务消费需求上升,这一变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发达国家消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服务消费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如果能够尽快有效地释放出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服务消费“有需求、缺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需求外流比较明显,这也是我国服务贸易出现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去年出台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国家将进一步完善住房租赁、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配套政策,挖掘农村网购和乡村旅游消费潜力,破除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准入的体制机制障碍。

  供给侧发力必须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培育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努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一方面,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营造有利于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提供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环境。

  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服务消费才能“跑起来”。我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通过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还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高品质服务消费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姚 进)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