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是先手棋

2019-02-22 09:32:36|来源:金融时报|编辑:韩东林

  民企的弱势地位并非新命题,这也是近半年来决策层多个文件力求改变的重点。

  而就金融更好支持民企这个问题,信用当是其中核心。

  实际上,无论是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还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中,信用体系建设都占据了较大篇幅。

  首先是体制改革的推动——以跨部门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优化金融产品供需匹配。

  从政策引导而言,“竞争中性“的口号与共识渐渐形成,而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也在调整——不少金融机构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民企、小微的考核目标和尽职免责政策。

  《意见》提出,要从战略高度抓紧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从政策上,地方政府要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抓紧构建完善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同时,健全优化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这一意见在过去几年内已经得到实践。包括浙江、江苏等多地一直在推动区域跨部门数据信息整合。多项数据的交叉比对能够更有效监测出虚假信息,勾勒出企业更真实的发展图景和潜力,成为“担保抵押”物品之外另一种信用凭证。此外,更加多元的数据也有助于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是机制强化的推动——以更有力的增信来减弱对民企天然高风险的顾虑。

  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和业务合作等,也是对民企的重要支持。

  众所周知,部分金融机构对民企的回避除了本身的畏难情绪外,也有对风险的客观回避。而增信机制本质上就是减少金融机构的顾虑。

  再次是技术创新的推动——以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与普及来减少信息不对称。

  制度的安排最终也绕不过技术的支持。过去几年内,大数据的热潮虽然有过度炒作或滥用之嫌,但更多是因为“挂名而未实”,有泡沫风险之虞。所幸,随着近年来的严管和2018年部分平台的风险出清,这一市场渐渐重回正轨。

  不过,无论如何,互联网对金融创新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而金融机构正在力求在该领域“后发制人”,一方面与具有技术优势和流量入口的互联网巨头合作,一方面拼命补齐“技术短板”,加强业务模式创新。特别是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大背景下,以技术强风控,这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金融机构能否落实支持民企、进而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的真正考验。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