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金流动的“毛细血管”到“高速公路”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高标准建设运行

2018-12-11 13:32:16|来源:金融时报|编辑:许炀

  200年前的清朝,票号已经开始支持异地汇款业务,客户可以凭汇票到票号的另一个分号兑出银子。汇票在不同城市之间流转,票号的分号之间形成债务、互相记账,由镖局负责运送银子,解决票号分号之间的资金流问题。票号与镖局分别担负了资金的“支付”与“清算”功能。

  早期,我国的跨行转账依靠手工处理,支付结算业务资金在途时间长达半个月。1989年,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建设金融卫星通信专用网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的总体构想,系统建成运行后,资金在途时间由原来的半个月缩短为3天,标志着中国支付清算工作开始进入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

  2002年和2005年,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分别投产运行,我国开始步入现代化支付清算的时代,支付体系的整体效率和安全程度大大提高。

  “目前我国支付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建成。这就好像修通了路,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可以基于这些路向客户提供服务。”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说。也有市场人士表示,近年来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银联组织、网联平台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金融基础设施的先后建成为支付业务发展修建了一条又一条的“高速公路”。基于这些“高速公路”,我国支付市场的规模在短短数十年中实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

  资金“大动脉”:央行支付清算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包含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4个交易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运营,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如果说银行、支付机构是资金流动的“毛细血管”,那么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就是连接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流动的“大动脉”和“金融高速公路”。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共有561家直接参与者、145869家间接参与者;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目前共有199家直接接入银行机构;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结算银行4家,直接参与商业银行有61家,间接参与商业银行有802家。支付系统2017年共处理业务119亿笔,金额达3827万亿元,约为2017年GDP的46倍。

  基于清算服务功能,这些系统在中国支付体系和金融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标准在其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标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现互联互通,因此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标准。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后,在1992年发布的第一个金融国家标准就是《全国清算中心代码》。”前述人士回忆,2002年,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已发展成包括两个卫星主站、遍布全国所有地级市和绝大多数县城的1924个小站,连接2万多个通汇网点的大型联机交易系统,业务覆盖了全国各地,清算中心代码保障了清算系统的互通,很好地发挥了基础设施的中枢作用。如今,为顺应支付系统产业发展,促进人民币支付清算参与方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参与方之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清算总中心先后开展了基于ISO20022的《人民币支付清算信息交换规范》《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信息交换规范》和《支付信息统计分析报文规范》三项金融行业标准的编制。

  “ISO20022的目的是实现世界的金融互联,这个标准在清算总中心承担的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实施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前述人士说。

  CIPS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提高了人民币跨境结算效率,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融通。目前,CIPS共有31家直接参与机构、782家间接参与机构,参与者覆盖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7个。

  银行卡支付:从“一柜多机”到“联网通用”

  从支付服务的供给侧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我国支付服务市场的主力军,45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设立的22多万个营业网点构建了庞大的支付网络和面对面业务渠道,为保障支付业务创新和快速发展、支持其他零售支付服务商的专业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而在2002年以前,要刷一家银行的银行卡只能用这家银行的POS机,一柜多机是很常见的现象。为解决银行卡联网通用问题,中国银联于2002年成立,通过建设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商业银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保证银行卡跨行、跨地区和跨境的使用。

  要实现联网通用目标,就要构建统一的标准体系。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各方之间必然是隔离和割裂的,无法实现资金和信息的充分流通。我国银行卡联网通用技术标准助力中国银行卡产业从境内走到境外,实现了“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银联卡受理网络现已延伸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171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超过5200万家商户和260万台ATM。在境外49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发行超过1亿张银联卡。

  银联网络作为连接持卡人、商户、收单、发卡等各方之间资金流、信息流、数据流的核心枢纽,需要规范的技术标准作为重要支撑和基石来实现资金和信息的安全流通。伴随着支付市场的迅速发展,支付方式、支付终端、支付渠道不断创新,银联推动了产业各方建立涵盖近场支付、NFC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移动支付标准体系。

  中国银联控股的银联商务是亚太地区排名首位的银行卡收单机构,服务商户超过800万家,拥有POS终端910万台。“基于覆盖全国的商户服务网络和直接触达商户的优势,我们觉得在普惠金融方面也可以做一些事情。”银联商务有关负责人说。

  2013年以来,银联商务凭借服务小微商户的丰富经验,通过商户基础信息和交易信息等大数据分析,在800多万中小微商户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搭建起数据信息撮合平台,持续为银联商务服务的用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平台已经为近120万商户成功提供了普惠金融服务,极大地帮助商户解决了资金周转过程中的生产经营问题。

  “断直连”后时代:全行业成本将降低

  受益于新兴技术与支付业务的结合,近年来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零售支付市场异军突起,客户体验不断改善,业务规模急剧扩大。当前我国共有24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其中互联网支付110家。

  2013年至2017年,支付机构处理的业务量从371亿笔增长到3193亿笔,金额从18万亿元增长到16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71%和75%。不过,网络支付业务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金流向不透明、资金挪用、违规资金清算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形成的代理清算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网联应运而生。作为国家级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网联平台通过连接支付机构和银行,主要集中处理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从而实现网络支付资金清算的集中化、规范化、透明化。

  央行公布的今年三季度支付数据显示,网联三季度处理业务336.55亿笔,金额达12.68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3.66亿笔,较二季度增长3.09倍;日均处理金额1378.22亿元,环比提升3.65倍。

  在解决跨机构清算问题、规范支付市场的同时,网联也在发挥着降低全行业成本的作用。此前,每家支付机构都与多家银行建立连接,所需的接口开发成本、专线对接成本、维护升级成本都是巨大的。网联模式采用统一的接入平台、统一的技术标准、报文规范,既节约了支付机构与银行的重复建设成本,也降低了支付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后期维护成本。特别是对于中小机构,在网联上线后,他们不需要再逐一对接各家银行,这会明显降低其成本压力,从而降低全行业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说,支付领域的严监管是一以贯之的,防范和化解风险是常态化,严监管常态化是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近期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通知,规定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

  这意味着支付机构躺在备付金上赚利息的盈利模式将彻底终结。平安壹钱包CEO诸寅嘉表示,随着备付金集中缴存、“断直连”等监管政策的持续推进,支付行业会有行业阵痛期。但事实上,支付行业真正健康的商业模式并不应该依靠利息或利差,而是靠手续费或服务费,根据收单、互联网服务等,按照交易笔数或交易规模收取,这才是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支付公司真正健康的盈利方式。(记者 李国辉)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