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协会部门负责人:研究推动系统性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2018-12-11 13:16:54|来源:金融时报|编辑:许炀

  在12月8日召开的“2018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负责人肖翔表示,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数字技术做不到“包打天下”,更做不到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技术单兵突进,应持续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的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肖翔表示,在发展普惠金融初期,理论上存在“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之争。前者强调普惠金融的公益性和社会性,主张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覆盖风险成本;后者将商业可持续性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前提条件。随着普惠金融模式的不断探索,各界逐渐达成共识,认为在适当的政策激励和引入科技手段的情况下,商业可持续性和成本可负担性并非不可兼容。

  肖翔尝试运用经典的财务分析工具“杜邦等式”来分析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

  在杜邦等式中,权益净利率(ROE)等于营业净利率(PM)乘以资产利用率(AU)乘以权益乘数(EM)。用财务语言翻译过来,商业可持续就是企业能持续盈利,至少是保本微利,即有正的权益净利率。由此,肖翔提出三点结论。

  第一,数字技术应用有助于提高普惠金融业务营业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是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比值。在营业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成本才能提升营业净利率。普惠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有助于实现管理信息化和业务网络化、自动化,进一步提升经营规模化,使得服务成本由随经营规模线性增加变为具有边际递减特性,能够降低普惠金融成本。

  第二,数字技术应用有助于普惠金融机构提高资产利用率。资产利用率是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的比值,在总资产一定的情况下,扩大收入才能提高资产利用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不受时空制约,有助于提升获客能力,更容易扩大服务覆盖范围。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普惠金融供需两端的精准化和个性化匹配,能够改善服务质量,增加服务价值。因此,普惠金融营业收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第三,数字技术应用有助于普惠金融机构改善资产质量。数字技术对于权益乘数的直接影响较小,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普惠金融风险管理水平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改善普惠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

  最后,肖翔表示,数字技术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一是数字技术降低成本的作用是有条件和极限的;二是数字技术增加收入的作用依赖于基础设施和产品竞争力;三是数字技术在改进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方面并非万能。

  “因此,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技术单兵突进,或者把技术过度地神化、泛化,而应该通盘考虑经济账和社会账、长期账和短期账,持续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的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肖翔称。(记者 周琰)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