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须从机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

2017-09-21 16:07:35|来源:中国经济时报|编辑:许炀

  金融科技从支付、结算、信贷等领域对传统金融机构提出了挑战,因而,对其的监管也须从单纯机构的监管走向功能的监管。近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2017)”上,与会人士形成了以上共识。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表示,金融科技对整个金融功能的冲击是巨大的,是颠覆性的。

  朱民表示,“金融发生最大冲击和变化的是在监管和法律方面。当整个功能是内生的时候,监管针对机构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混业经营的时候开始讨论功能监管,在金融科技的前提下,必须从机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从一个静态的区域、一个城市、一个点走向跨区域和跨境的监管,因为所有的科技金融都是跨区域、跨境的。”

  京东金融首席执行官陈生强指出,由于金融科技的内核是企业服务和科技能力,因而在监管上也应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监管的关注,一方面在研究如何用技术去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防范整体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实际上也在强调科技对金融的重要性,通过科技手段去提高效率、安全和客户体验。

  “金融科技”可以说是这一年来最热的词之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金融科技公司的能力可以为我所用,所以开始主动选择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金融机构在科技上发力的同时,不少原来以互联网金融为标签的公司,转而定位于金融科技。

  陈生强认为,金融科技正在收获认可,不断发展。但金融科技概念正在泛化,这一领域存在着很多种商业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长久未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业界尚未形成共识。“在京东金融看来,金融科技的核心内涵有两层:其一,金融科技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服务,而不是为自营金融业务服务。其二,金融科技必须有很强的科技能力。以京东金融为例,企业服务和金融机构是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能为金融机构带去增长业务和增量收入,在和金融机构共同创造增量业务的过程中,实现与金融机构的价值分享。京东金融能服务于金融机构价值链上的核心流程环节,或者说核心价值创造环节,如获客、客户运营及风控等。在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加收入,降低风险,改善用户体验,甚至形成新的商业逻辑。

  对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不管是输出风控、用户运营,都是基于海量、多维、动态的大数据,而要处理这些数据,人工智能是一个必需品。

  当然,金融科技在被规范的同时,也在收获认可,在不断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这个概念正在泛化,金融科技领域存在着很多种的商业模式,但其中最有代表性或者说最具有长久价值的商业模式,实际上还没完全形成共识。

  所以,金融科技行业仍然需要确定方向,达成共识,形成标准。陈生强认为,金融科技的核心内涵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金融科技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服务。服务的对象是金融机构而不是为自营的金融业务服务。第二层,金融科技必须有很强的科技能力。科技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向前进步的核心动力,科技革命本身也代表着效率的革命。所以一切商业模式的进步,实际上都离不开新兴科技的驱动。“只有明确了金融科技的内涵,才会在监管层面作出更优的选择。”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只要是从事金融业务、提供金融服务,就必须接受基本一致的市场准入政策和监管要求,要完善金融科技的统计监测和风险监测体系,持续、动态地跟踪金融科技的发展、演进和风险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此前已将金融科技监管提上日程。5月15日,央行宣布已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记者 姜业庆)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