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机构因违规屡次被罚 已有24家被注销许可证
今年以来,第三方支付机构频频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而收到央行罚单。近日,央行广州分行公布了一则易联支付有限公司行政处罚公示,罚款超过60万元。同时,央行上海分行也公示了三则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三家分别被处以2万元、6万元、4万元人民币罚款。
不到20天时间内上海分行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开了8张罚单。在这些罚单中,不乏有机构因屡次违规被多次“点名”。其中,富友支付被央行处罚的次数增至四次,上海德颐被罚次数也增至三次。
事实上,2016年至今,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开出多张罚单,部分罚单达到百万级甚至千万级。去年,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对易宝支付开出罚款加没收违法所得合计5295万元的千万级罚单,成为目前最高单笔罚单。
严监管
频发罚单 收紧牌照
针对第三方支付领域,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表示,将继续把“能进能出”作为市场监管常态,加大市场退出力度。
一边是将犯了错的企业开具罚单、吊销牌照,另一边是斩断了新设支付机构的口子,严监管已成为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的主基调。
2016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包括人民银行及各部委共同印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内的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具体的整治重点与内容。
在此次《实施方案》中,将排查梳理无证机构名单及相关信息。同时,根据无证机构业务规模、社会危害程度、违法违规性质和情节轻重分类施策。
对于业务量小、社会危害程度轻、能够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行动的无证机构,可给予整改期,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取缔;对于业务规模较大、存在资金风险隐患、不配合监管部门行动的无证机构,依法取缔。
采取集中曝光和处理的方式,整治一批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非法开展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典型无证机构,发挥震慑作用,维护市场秩序。
更为重要的是,《实施方案》指出,一般不再受理新机构设立申请。
央行网站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7月,央行稳妥开展四批支付机构业务续展,共197家机构提交续展申请,监管层对10家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不予续展,在续展过程中对10家机构实现合并。合并完成后,持证机构总数将由271家调减至247家。
从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情况来看,央行批设新牌照速度确实在逐年下降,2013年以后速度明显下降,2015年3月之后就没有批设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防风险
备付金集中存管和网联上线
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认为,近年来非银行支付的乱象已经导致了其社会信任基础地丧失。如长此以往,整个行业将面临着危机不仅对客户的权益进行侵害,也对金融秩序进行侵害。因此通过整顿使整个行业回归合法、合规的轨道,恢复整个行业的社会信任基础至关重要。
事实上,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均规定了第三方支付相应的整治措施。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实际上,建立备付金集中存管模式、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即网联平台)的上线等,都是监管层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强化服务的体现。
今年年初,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正式建立。根据规定,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主要目的是纠正和防止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并引导支付机构回归业务本源。
据估算,到2016年底,全国267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5000亿元。
除了备付金集中存管之外,近期上线的网联平台也被业内人士高度关注。此前,第三方支付普遍采取直连银行的模式来进行资金的转接清算。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直连银行的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使银行、央行无法掌握具体的交易信息,无法掌握准确的资金流向。
“同时,该模式给反洗钱、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调节、金融数据分析等央行的各项金融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董希淼说。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取消原来的直联模式,改为网联,银行、机构、客户的四方清算模式,并收归到央行平台上,“实际上有助于把支付清算机构的公共职能从一般意义上商业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剥离,回归到它的本源。” (李海霞 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