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快车”前行仍需安全“护航”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其中,移动支付业务257.10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这一数据,显示了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显示出强劲活力,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
近几年来,移动支付发展方兴未艾,正深刻改变着人们日常的消费习惯。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二维码,人们的实体钱包越来越“扁平”,手机里的数字支付手段却越来越多样、丰富。毋庸置疑,移动支付正行驶在大众消费的“快车道”上,带领大众消费迈向“无现金时代”,但需要引起关注的是,车虽快,但平稳运行也是重中之重。移动支付这辆“快车”在当下,更需要安全一路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也已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月份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4.69亿人,年增长率为31.2%,网民手机网上支付使用比例由57.7%增长至67.5%。
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都明显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用到现金的地方正变得越来越少。小到买菜、缴纳水电费,大到理财投资,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正推动我国“无现金时代”的到来。“当前使用现金的越来越少,无现金社会的确是未来趋势。”香港经济学会副会长刘佩琼表示。今年两会期间,“无现金社会”建设更成为诸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有人大代表提出,政府应积极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以平台、市场化的方式发挥各种支付工具优势,推动移动支付进一步普及。
诚然,移动支付发展得如火如荼,这将极大便利人们的生活消费,但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仍存在客观隐患。业内普遍认为,安全是移动支付进一步普及的首要因素。中国侨联常委屠杰表示,在各类移动支付运用手段不断改进的同时,只有真正达到安全、可靠、便捷的时候,无现金社会才能建成。
据了解,仅2016年一年之内,全国批捕的移动诈骗犯罪者就达到1.9万人次。电信网络欺诈、免密盗刷、敏感信息泄露等频发的支付安全事件无疑给移动支付行业带来挑战。
尽管市场上多家支付机构都已作出了“全额赔付”的承诺,但对用户而言,安全问题仍然是他们使用移动支付的最大顾虑。在奥美与调研机构益普索发布的”中国无现金移动生活”报告中提出,在没有使用过移动支付的人中,23%的高学历人群(本科及以上)认为,安全是他们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原因。
因此,护航移动支付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认为,移动支付领域需进一步理顺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各监管部门的作用,形成监管合力。此外,加大惩戒力度,强化对移动支付黑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确保客户资金托管、账户实名制与分类等政策落到实处。
此外,金融科技手段的更新迭代,移动支付产品的场景也更加丰富,为护航移动安全支付提供更多元化的手段。在纯互联网时代,U盾及数字证书是人们在使用支付工具时首选的安全验证方式,但由于过程繁琐、且需要一定硬件设备与之匹配,消费者持续使用的意愿较低。随着移动支付和智能设备的出现和普及,当下,随机生成的动态验证码、指纹识别正逐渐成为人们在移动支付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安全验证途径。
目前,已有金融机构开始研究虹膜、声纹识别、面部识别等更为复杂的生物技术验证手段,使得移动支付安全识别验证更为多元。蚂蚁金服生物及安全智能部总监林述民表示,用技术手段来解决在线身份识别问题,是互联网金融首要解决的事情,可以让人们在生活场景中获得更多便利,也可以抵抗大量攻击。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大众对生物识别技术认知度的提高,未来生物识别市场有望维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将突破250亿美元,国内市场突破300亿元人民币。多因素的身份验证形式,能有效提高消费者身份鉴别效率,以取得相关授权,从而增加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此外,安全支付意识的提升,也是有效提高移动支付安全的重要途径。二维码迅速普及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扫码支付具有一定风险,假的二维码中可能含有木马程序,一旦误扫可能对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有银联支付安全专家建议,消费者应进一步提高安全支付意识,防范不必要的支付风险。在日常消费活动中,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点击可疑链接,提高反欺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