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驱动创新型企业

2020-05-15 09:28:23|来源:经济日报|责编:冯实

  今年年初,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将旗下农业板块主要资产重组,新的超级巨头“先正达集团”诞生。新集团将国际领先的农业科技与中国产业制造能力相结合,致力于为全球农业提供广泛、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这是中化集团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科技驱动创新型企业的缩影。构建开放多元的产业化创新体系、大力推动混改全面落地、提升企业战略管控力,中化集团全面、协调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预计实现利润总额186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1%。

  以产业化创新体系为龙头,中化集团不断强化研发创新驱动力。我国综合性化工行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化工新材料等高端领域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化学工业发展仍然处在追赶期。中化集团由外贸企业转型为实业企业,虽然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科技资源,但由于科技工作起步较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发展也处在追赶期。

  瞄准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目标,基于我国综合性化工行业以及中化集团自身发展均处在追赶期的现状,中化集团构建了开放多元的产业化创新体系,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实施多元化创新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加强研产销协同,系统推进产业化创新。

  根据产业化创新的总体目标,中化集团将研发工作分为创意征集、立项论证、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独立阶段,并逐一设置“门径关卡”,每阶段完成后经评估具备市场前景的项目方能进入下一阶段,使科技研发能为一线经营带来持续接替、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管道”。

  正是依靠这样的“门径式”研发管理机制,中化集团旗下沈阳化工研究院瞄准中国杀螨剂市场的巨大需求空间,自主研发了创制农药新产品“宝卓”,面市次年就跃居中国杀螨剂行业第一位,有效扭转了该市场被国外企业掌控的被动局面,标志着中国农药产品已从跟随性仿制走向自主性创制,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

  针对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卡脖子”领域,中化集团在工程塑料、高端氟材料、聚合物添加剂等细分行业加大布局,整合相关产业打造车用新材料平台,构建新一代电子化学品等尖端科技平台,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弥补新材料短板。目前,中化集团橡胶防老剂产品份额位居全球第一,特种ABS、对位芳纶、制冷剂等产品也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2019年年底,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增资引战项目签约仪式。中化能源释放20%的股份,引入5家战略投资者,总投资额达115.55亿元,成为2019年国企改革“双百企业”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对于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原因,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主要是希望通过改革提高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释放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化集团大力推动混改在五大事业部全部落地,把混改作为深化改革、实施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以“引资本”促进“转机制”。

  在持续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方面,中化集团构建了“TOP经理人评价模型”,从岗位战略重要性角度出发重新识别领军者,已有18家企业28名一线管理人员被新纳入关键岗位体系。中化集团还实施“新动力工程”,选拔出68名40岁左右关键岗位人员,使得关键岗位人员队伍年龄结构得到优化。

  强化激励方面,中化集团坚持在国企属性前提下无限接近市场化的原则,重点针对科技型企业优化中长期激励顶层设计,梳理推出中长期激励工具15项,共10个科技项目已启动开展分红激励。比如,通过创新实施各项激励机制,自2018年8月份至2020年3月份,中化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化国际累计科技投入13.9亿元,申请发明专利253件,实现新产品销售64.3亿元,双氧水法环氧氯丙烷、芳纶、锂电池正极材料等一系列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诸多科技成果荣获国家和行业重要奖项,有效增强了公司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鑫)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