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供应链体系更具竞争力

2020-04-22 08:48:42|来源:国际商报|责编:冯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市场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给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日前,商务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试点工作要在原有试点任务基础上重点加强五方面工作,即供应链安全建设、加快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促进稳定全球供应链、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及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企业。

  做好协同创新

  据了解,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8年以来,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组织55个城市和266家企业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试点开展一年多来,各地高度重视,因地制宜优化供应链发展环境,各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期全国供应链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受到疫情不小的冲击。供应链创新试点不仅在于科技和管理环节的创新,更在于协同的创新,即整个供应链环节都要有抗风险能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统筹协调国际国内,统筹协调实体与虚拟经济,统筹协调线上线下,统筹协调企业发展与民生就业。在此背景下,《通知》明确了当下从五个方面做好统筹协作、切实维护供应链各环节各利益相关者的关切。

  此外,近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复制推广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总结了36个试点主体的12类典型经验做法,包括探索政府公共服务和治理新模式、提升供应链管理和协同水平、加强供应链技术和模式创新等三个方面。

  《通知》指出,各地要将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作为应对疫情、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举措,并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部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确保试点任务如期完成。

  向中上游迈进

  当前,我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但受此次疫情影响,在供应链安全性和协同性方面凸显出存在的短板弱项,因此还需要在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方面下功夫。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应重视技术改造和创新,尤其是加快实施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并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及相关流程、产品、模式创新,做强总部、研发、设计、营销和产业链整合工作,并促进传统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销售及售后服务环节延伸拓展或实现全产业链发展。“通过拓展传统产业生产发展的新空间和价值增值的新路径使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对于新兴产业来说,付一夫谈到,要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是科技创新最为集中的生产领域,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也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从政策、资金、人才、市场环境等方面予以支持。”

  “当前全球供应链体系凸显出短板,尤其表现在物资生产供应和物流渠道畅通等方面。为此,有些国家需要重建备份的供应链系统,以预防类似的危机事件出现,特别是出现物资短缺问题。”在刘向东看来,我国尽管拥有最为齐全和完备配套的制造业体系,但在某些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和核心工业流程及质量方面与国际发达经济体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进口中间品供应链方面在某些环节仍受制于外部供应。因此,要提高国内供应链的可靠性,既要依靠科技研发向产业链上中游迈进,又要培育成熟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在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同时,还要提高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记者 魏桥)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