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科技创想峰会在京举行

2018-10-30 10:44:54|来源:金融时报|编辑:许炀

  近日,由中央财经大学联合零壹财经主办的“中国金融科技创想峰会暨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参会嘉宾针对科技在金融产业中的运用发表了演讲。其中,区块链、精算、人工智能等在保险业发展中起到创新作用的金融科技成为讨论焦点。

  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保险与科技的融合形成日益加深趋势。日前,由中保协推出的微信公众号“中国保险万事通”上线。该公众号致力于打造一个贯穿保险全链条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其功能包括全口径查询、权威资讯、保险需求诊断以及保险理赔网点指引等,对消费者需求和疑问进行全方位解答。据悉,该公众号由中保协牵头带动全国超过160家保险公司参与,既体现了行业自律精神,又解决了客户信息分散、无处咨询等难题。数据显示,通过微信移动平台,日均可以实现有效链接超过9亿用户。而近几年保险行业的一系列变革,包括众安在线等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成立,各大传统险企官网、官方APP的运营以及险企入驻各电商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均表现出保险公司力争转型、打造“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坚定决心,更是将目标群体锁定在了中青年一代的身上。

  艾瑞咨询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保险用户年龄段近两年有着明显的变化。与2017年相比,2018年,19岁至35岁的中青年投保人数整体提升8.3个百分点,已成为最重要的投保人群之一。这与中青年一代对于互联网及高科技产品的依赖度较高有很大关系。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在总体网民结构中,年龄在20岁至29岁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0%;30岁至39岁网民占比为24.7%。同时,我国网民规模开始向高收入群体扩散,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群体占比较2017年末增长4.5个百分点。这些资质较好、对于高科技产品接受度较高的年轻人成为保险公司争夺的目标群体。

  近些年,保险公司目标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对比以前有着显著增加,不仅有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专业财经网站或综合门户网站开辟的保险频道,还有独立的保险网(第三方网站)以及博客营销、社群APP营销等销售方式。其中,社交APP所设计的标签、评论、关键词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更好地对用户进行分类。在针对特定用户的广告投放上实现定向处理,将用户更感兴趣的产品或文章推向首页,以期实现消费转换。以博客营销为例,美国某调研机构调查显示,当博客内容对用户产生吸引,拥有一定受众时,博客就能成为相关用户聚集和交流的场所。险企可针对目标客户设置在线问卷,或者与读者进行交流,这项便利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调查研究的费用。同时,如果在线下购买保险产品,想要“货比三家”需要耗费一定精力和时间,但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购买,不仅能够快速比价,更可以时时关注优惠措施,获取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受众渠道的开辟、互联网的加持,之所以能为保险行业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原因在于保险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无形产品,它为客户提供的是服务型商品,险企为客户提供从承保到理赔的全过程。因此,网络发展、人工智能兴起对保险行业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提醒,中青年群体热衷于互联网保险消费,在享受高性价比的同时也应高度关注其风险。

  互联网的普及有效降低了信息沟通成本,使得保险服务更加便捷,但是也催生出诸多新风险。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中,不少中青年用户仍然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网络诈骗以及个人信息泄露成为网民遭遇安全漏洞最多的事件。如何鉴别有效信息、防止被骗成为网民在线购买保险的第一关注点。专家认为,最为可行的方法是认准官方渠道。各大传统保险公司设立的官网、新兴互联网保险企业搭建的网络运营平台通常可以购买较为简单的产品。与此同时,在购买前要核实公司的资质,确认其有资格售卖保险产品且运营状况良好。

  在“互联网+保险”模式还未兴起前,信息不对称始终是险企与客户间存在隔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互联网+”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种矛盾,保险的条款均会清晰地列在网站上,用户完全有条件在投保前知晓每一项条款的具体要求和细则,并利用在线客服答疑解惑。

  中青年用户大多喜欢高效、便捷的服务,追求高性价比的产品。因此,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互联网+保险”成为该类群体的首选。消费者在识别及筛选有效信息时,应注意擦亮眼睛、防范风险,真正成为“互联网+”的受益者。(见习记者 王笑)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