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此次胜算有多大?
前有第三方支付直接分流线上交易,后有横空出世的网联正式切量承接银行卡网络支付业务……银联似乎已越来越适应竞争者的抢食,并且一次又一次迅速调动资源反攻。
才在两个多月前与支付宝、微信争夺公交出行扫码支付这一线下小额高频场景,银联马上又在年末集结发卡行、收单行和商户,推出“云闪付”APP。
事实上,从上线“云闪付”到推出apple pay到放开二维码支付,每隔半年银联就会祭出“大动作”——这似乎成了银联总裁时文朝给银联定调“开放平台”后,这一老牌卡组织的例牌动作。而我们也很难轻易地判定银联的市场化转型与每一次的打法效果到底如何,因为虽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移动份额仍旧基于流量优势放大,但银行的觉醒与其他第三方支付的扩容,配合着银联的迅速谋变,市场格局远未最终落定。
“云闪付“APP大概是近三年来银联最重视的战略级新品了。值得一提的是,工行行长与招行副行长的出席,让这个新品牌来势汹汹——30多家银行将移动支付入口、弱电子账户开立和跨行银行卡管理的功能,统一嵌入到此款APP里。
此前银联也推出了自身的移动APP载体,但恕笔者直言:从第三方研报出具的市场份额来看,该APP尚未能与第一梯队的移动支付应用抗衡。这一次,银联收拢了数家发卡行与收单行的营销渠道与商用场景,获客效果与交易规模可预见地将会比独立APP迎来增量。
而银联方面反复强调该APP是一个“开放平台”。银联始终认为延续许久的四方模式,也衍生出了产业链上下游的默契。所以在公司内部,“云闪付”APP的定义是——“服务产业链各方的工具”。
这样的大一统开放式打法,会更有效吗?(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