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步入常态化发展期互联网系新兵扩容
日前,银监会正式出台《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针对民营银行关联交易管理、股权管理、股东监管等重点领域提出监管要求,标志着全国民营银行的建设,已经从试点阶段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
资本对获取民营银行牌照的热情不止,而民营银行的批复也在加速落地。截至目前,民营银行获批筹建总数达17家,其中具有互联网背景的民营银行从2家扩充到8家。作为银行界的新生力量,这些以“市场补充者”为定位的互联网银行将如何有效创新金融服务体系,颇受市场关注。
互联网背景
民营银行扩容
新出台的《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提出民营银行应明确差异化发展战略、坚持特色经营。事实上民营银行一直被冠以传统金融体系“补充者”之名,通过寻找市场痛点,发展特色的商业模式来提高金融效率。
纯互联网模式因为在IT系统建设、新技术应用、扩展互联网金融方面较传统银行更具优势,一直备受瞩目。目前,这一阵营正在扩容。
在获批的民营银行中,具有互联网背景的民营银行已有8家之多。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腾讯,浙江网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蚂蚁金服,江苏苏宁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苏宁云商等。这些银行界的“新生力量”携互联网基因进入金融领域,为下一站的金融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互联网银行在服务效率及成本方面已经形成了差异化优势。以微众银行为例,在个人信贷审批时间上,微众银行只需2.4秒,资金到账以秒计算;在单个账户IT运营维护成本上,微众银行较传统模式降低90%;在提供金融服务时效性上,微众银行则可做到7*24小时常在。
日渐丰富的产品线
微众银行于2015年5月推出国内首款全程实现互联网线上运营的信贷产品“微粒贷”。而微粒贷很好地阐述了“普惠”与“便捷”的内涵:为用户提供最低500元,最高30万元的贷款服务,可满足客户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消费或临时资金周转;实现7*24小时服务,贷款申请无抵押无担保,整个操作流程在微信或手机QQ上即可完成,支持随借随还。
2016年9月,微众银行积极响应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新规,推出了“微众有折”服务,:它以专用于消费的Ⅱ类银行电子账户为基础,创新了银行电子账户的使用体验,实现了银行账户使用的远程化、移动化、场景化。客户无需额外下载,可在线快速开通;将二维码便捷支付与消费场景优惠深度整合,让客户可以便捷、一步到位地享受商户优惠。由此,功能有限的Ⅱ类账户通过联动线上线下,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在近日,随着小程序的上线,微众银行还抢先开发了微众银行小程序,将其APP上的经典功能接入到微信中,创新了以往的银行存款体验,让用户在微信中也能完成存款。
科技创新构建硬实力
互联网银行不断地加入科技创新,究其根本是为了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以提供更多低门槛、易得到的普惠金融服务,从而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以微众银行为例,从成立之初微众就以“科技创新”为战略定位之一,在科技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主要体现在科技人员规模占比、科技研发投入以及在新技术应用主导性方面。据了解,微众银行科技人员数量保持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
两年来,微众银行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支撑金融业务发展,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创新风控体系,引入神经网络等算法,建立了社交、征信和反欺诈等系列风控模型。
在2015年,微众银行成为国内首个建成“去IOE”科技架构的银行。这套系统符合互联网银行业务特有的IT要求,可支持亿级海量用户及高并发交易,每账户IT运维成本与同行业相比降低了90%,使服务和让利于普罗大众成为可能。2016年5月,微众银行联合20多家机构发起成立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同年7月,微众银行联合腾讯云,推出了面对金融业的区块链BaaS云服务(区块链即服务)。
据了解,目前微众银行已建成84个关键系统、422个子系统,共有28项新技术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微众银行还将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机器人客服等创新技术运用于实际业务场景,其中人工智能实现7*24小时、同时2000+在线客户服务支持,99%问题由智能客服机器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