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小微企业 拉卡拉为普惠金融服务“打样”
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数字普惠金融”成为本次会议的大热议题。自2016年1月15日,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数字技术推动下的金融创新,让“高大上”的金融服务走上“普惠”之路,为社会经济特别是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中小微企业等长尾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在国内,蚂蚁金服、拉卡拉等一批新型金融服务企业早已开始“普惠金融”的尝试,并已经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等领域摸索出较为成熟的模式。
中小微企业,是盘活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侯云春表示,发展中小企业就是发展实体经济,因为大部分的有效供给,都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既是扩大就业的主体,又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则表示,在以粗放式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以高精尖和创新为主的新型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中小微企业是创业创新的主体”。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5%以上,创造了我国80%以上的社会就业,60%的GDP,50%的税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痛点”
据世界银行测算,大、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成本为1:1.4:1.6,可见,越小的企业,融资成本越高、难度越大。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赵宇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缺失以及服务中小企业金融体系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融资难、融资贵’始终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7000多万,据广发银行调研数据显示,平均每家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约为70.5万元。如果把尚未注册的小微商户计算在内,数量更多。解决传统金融服务的“痛点”,满足广大中小微企业迫切的金融需求,已经成为普惠金融服务领域亟需突破的重点。为中小微企业创造适宜的金融环境、市场土壤和政策支撑,将使其对民生、经济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凸显,并有助于盘活整个实体经济。
拉卡拉,以新型金融模式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
此次G20峰会,特别制订了《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并提出优先改革措施包括:改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鼓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接受动产作为抵押物贷款给中小企业等,以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作为新型金融服务集团、中国普惠金融最早的践行企业之一,拉卡拉在2005年成立之初,就开始逐步通过提供收单机具、金融服务、经营管理、行业应用等综合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在数据、平台、风控和受理端保证竞争优势,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形成“征信+大数据+云平台+风控系统+产品+服务”完整输出的模式,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经营等发展难题。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马韬表示,“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具有较高的门槛”,普惠金融的服务群体具有分散性和特殊性,提供的金融服务强调机会平等与商业可持续,这些都要求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企业,在合规、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上,能够高效并相对低成本地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基于此,做普惠金融,大型综合性非银机构相较传统金融机构和垂直类非银机构显然更具优势。拉卡拉相关负责人表示,“交易规模大,边际成本低;掌握互联网技术及移动支付等新型金融技术,能高效处理交易;大数据+征信,提高风控能力,使得在普惠金融服务领域深耕十余年的拉卡拉,能够相对低成本、高效率地将服务覆盖到传统金融服务一直无暇顾及的中小微地带,成为传统金融服务的有效补充。”
当前,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在这种新形式下,除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挖掘、管理客户资源,如何精准辨识中小微企业的优劣,如何及时做好贷后管理……同样是普惠金融服务亟待关注的重点。也正是因此,拉卡拉在综合层面做出的有益尝试,打造出的新型商业模式,被赋予更加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打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好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