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新规实施满月 账户实名制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016-08-08 09:07:03|来源:经济日报|编辑:许炀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实施已有一个月的时间。《经济日报》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支付宝等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根据用户实名验证程度调整了权限,但仍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支付机构对此事缺乏了解。从金融消费者情况看,部分消费者表示并未察觉到有调整。此外,也有部分消费者对实名制持谨慎态度,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在落实《办法》过程中,确实遇到一些挑战,核心是落实账户实名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表示,从支付企业角度看,挑战可能存在于存量账户完善的成本较大,需要一定的过渡期,或是担心会丢失客户,又或是外部验证渠道尚未完善,后台交叉验证难度较大;从消费者角度看,主要是担心实名制之后,账户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或者是对便利程度有担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同样表示,实名制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小型支付机构综合实力较差,专业能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部分渠道的认证将产生一定费用,而且要由支付机构承担。

  也有观点认为,验证渠道不够丰富或是影响实名制推行的另一因素。对此,董希淼说:“现在验证渠道已经十分丰富,多渠道交叉验证方式较为灵活。根据支付办法,部分评级较高的支付机构,经央行同意后还可以创新其他方式验证身份。”

  尽管《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但短期内政策肯定是利大于弊。“在风险与效率的跷跷板上,现在更需要注重风险防范和安全问题。”杨涛认为,当前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问题,也要推动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完善,如整个新兴电子支付行业的协调发展、支付技术规则的完善、外部实名验证渠道的多元化标准化发展等。

  专家还表示,从长远来看,政策也非一成不变,随着行业情况的完善,可能仍然会走向效率优先,现有包括支付限额在内的细节也可能会调整。

  《办法》的实施,尽管对金融消费者直接影响不大,但将对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将进入较大的整合期,会逐渐进入“良币驱逐劣币”的阶段。

  “总体上看,《办法》明确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性质定位和业务边界,加强规范,差别管理,鼓励创新,将有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本实力、技术能力和市场份额占优的企业来说,这将是最好的时代。”董希淼表示。

  董希淼指出,业务管理的加强、业务模式的限制,将直接压缩小型支付机构赖以生存的灰色空间,支付牌照的价值也将下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可以预见,一轮大规模的洗牌将不可避免。”董希淼说。

  此外,杨涛指出,就第三方支付的技术特点来看,场景多元化、设备移动化将是重要趋势,体现在支付嵌入到各种金融与非金融场景之中。在制度层面,银行与非银行零售支付的边界日益模糊,更多从整个新型电子支付的产品角度来切入,各类主体的融合共赢将成为主流。(记者 钱箐旎)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