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场景日趋丰富 错位竞争成趋势

2016-06-17 16:14:36|来源:新华社|编辑:许炀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专电题:消费金融场景日趋丰富错位竞争成趋势

  日前,光大银行“云缴费”平台再度升级,缴费服务项目将扩展至1000项;同样在缴费产业深耕的支付宝,也于近期联手蚂蚁花呗在7个省市推出电费代扣。这表面上是银行和支付机构在缴费领域的博弈,但背后却是传统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消费金融场景上的拼抢,消费金融的各供给主体错位竞争问题正成为行业亟待思考的问题。

  “缴费行业没什么利润,不少机构从事缴费服务主要看重其能够增强客户黏性,有利于探索基于生活服务结算场景的消费金融。”一家电商平台业务人员告诉记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传统银行业和新兴金融机构都在围绕消费金融下一盘大棋。

  消费金融说白了,就是“先消费,后付款”。消费金融在国外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美国信用消费比例高达90%以上,信用消费占总消费额的2/3左右;日本信用消费占总消费额的1/3以上。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金融的经验,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应具有客户细分、场景细分等特点,供给主体也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认为,“但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金融产品相对单一,同质化严重,消费金融主体多元化程度不高。”

  应该看到,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艾瑞咨询预计,2014年到2019年间,中国消费信贷将维持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2019年将达到37.4万亿元,是2010年的5倍。

  随着一系列针对新消费领域的金融政策“红包”逐步落地,除了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消费公司等新兴机构正积极参与到消费金融市场拼抢中。“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机构越来越多,但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程度。”京东金融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说。

  面对新兴机构的冲击,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的银行感到压力,努力拓展消费金融蓝海转变思路,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留住原有客户不流失。

  “过去信用卡客户主要集中在高收入、高学历群体,现今为适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大趋势,信用卡业务正在加快客户结构调整,由高端客群向普通客群下沉。”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介绍,信用卡支付正在向“非接触、无介质化”方向发展,从线上线下、境内境外等不同维度,遍历日常消费的各种场景。

  电商巨头在互联网场景化金融方面试水较早,因此从场景覆盖能力来看,与互联网联系更为紧密的新兴金融机构更具有潜力和优势。京东金融与居然之家合作装修打白条,蚂蚁花呗拓展包括水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等生活缴费领域的代扣服务,“百度有钱花”联合华尔街英语、英孚教育等多家教育培训机构推出学费分期服务……

  许凌表示,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一是消费场景,二是消费者。近年来新兴创业机构都在通过各种创新业务在消费金融市场中“跑马圈地”,有的对消费场景做划分,比如3C、医疗、租房、装修等,有的对人群做划分,服务校园、蓝领等。

  “尽管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垂直行业电商公司起步于经典意义的消费金融服务,但近年来在经营模式、产品、客户定位等方面也开始出现银行化倾向,正在加剧市场供给主体的单一性。”黄志凌认为,消费金融的各供给主体开展错位竞争,互补发展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认为,今后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延伸合作,将消费金融服务范围从售前到售中再到售后、从制造者到销售者再到消费者全面延伸;互联网金融机构则应该抓住长尾客户以及自身能力能够覆盖的客群,帮助那些还没有建立金融信用的人实现第一笔信用积累。

  “消费金融大市场是靠合作共赢做出来的,互联网金融跟传统金融并不对立,双方互为补充和借鉴。”戴兵表示,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丰富数据与技术革命精准识别客户;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可以借鉴传统银行在客户沉淀、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实现客户的相互转化和市场发展。(新华社记者 吴雨)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