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饱和 互联网“宝宝”基金收益创新低
中国证券网讯:日前,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发布的报告显示,互联网“宝宝”类基金产品的收益在2016年一季度再创新低,3月份平均收益仅为2.71%。
自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开始,该类产品一度迎来爆发期,不管是传统型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各自的“宝宝”类货币基金,其规模也曾不断增大。进入2016年后,市场进入饱和期,不仅新诞生的“宝宝”类产品越来越少,整体规模增长也开始放缓。业内分析人士称,随着“宝宝”类产品收益的逐渐下降,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在逐渐降低。
规模小幅下降
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对接互联网的货币基金总规模为17537.26亿元,较2015年第四季度减少了318.68亿元,降幅为1.78%。
从规模排名较前的货币基金来看,大多是知名的大中型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基金公司发行的“宝宝”类基金产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基金系“宝宝”的规模下降幅度最大,而银行系“宝宝”、第三方支付系“宝宝”的主要趋势仍是上涨,相关渠道投资者的热情并未大幅减弱。
收益水平再创新低
虽然在2015年第四季度,“宝宝”类产品的收益已经探底,但最新统计显示,在2016年一季度,互联网“宝宝”类产品的收益又再创新低,其在3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仅为2.71%。
对此,融360理财分析师陆兵杰认为,“宝宝”类产品收益的下跌符合市场预期,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下滑不可避免。
而从不同系别的“宝宝”产品收益来看,一季度第三方支付系“宝宝”产品的收益最高,平均收益率为2.96%,银行系、基金系、代销系“宝宝”产品的收益则分列二、三、四位,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87%、2.71%、2.70%。陆兵杰分析称,互联网“宝宝”对接的是货币基金,资金投向以银行存款及结算备付金等资产为主,除此之外只有少部分资金投向债券及其他资产,且基本上都是风险等级较低的资产标的,这不仅使得各货币基金的资金投向趋同,也决定了各大“宝宝”类产品之间的收益差距不会太大。
陆兵杰还指出,未来“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仍处下降通道,且短期内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中期也将维持平稳状态。(记者 金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