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金融科技这把“双刃剑”

2017-06-07 15:17:52|来源:金融时报|编辑:许炀

  在日前召开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金融风险、金融科技等话题受到业界大咖关注。正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表示,“防控金融风险”这个词组的频繁出现正在提醒我们,中国到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重保障金融安全的时期。

  金融科技炙手可热

  金融科技的应用范围覆盖支付、网贷、众筹、智能投顾、智能保险等各个领域。从行业来看,专业研究者、监管者以及各类型机构均以不同方式参与着金融科技这场变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金融科技行业获得快速发展,原因之一来自于政府的监管智慧。政府鼓励创新,同时也让创新保留底线,金融企业和监管部门通力合作,从而使得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央行行长周小川多次表示,央行高度鼓励金融科技发展。就在近日,央行宣布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研究规划。

  金融科技有哪些具体实践应用?举例来看,智能投顾的出现,融合了机器学习技术与量化投资理念,可以实现一键进行资产配置并购买,从而降低成本。另一个实践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各种创新技术,一些金融科技企业开始为中小微企业、个人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

  “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之下,普惠金融更可触达,财富管理得以坚持科学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风险更加可控,收益更加可期。”宜信CEO唐宁说,金融科技是个支点,撬动了中国的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行业。

  “具有资产配置属性的智能理财,正在逐渐颠覆投资者的传统理财方式,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懒财网CEO陶伟杰说。

  按照国际权威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唐宁认为,除了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金融技术创新也很重要。金融科技伴随着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相互交叠,金融底蕴与先进科技相辅相成。

  在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巡视员、副主任赵立新表示,监管部门也应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用金融科技武装自己,坚持底线思维,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积极探索智能监管。

  科技创新伴随种种挑战

  金融科技势不可挡,然而,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风险的本质和监管的本质要求,金融科技创新永远代替不了金融的基本功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正迅速发展,或将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导者。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跨界产业,金融科技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带来新的挑战。

  吴晓灵表示,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尤其是要回答在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维护中国金融安全这一问题。

  赵立新认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在引发变革的同时,也给市场的稳定运行带来负面影响,资金流动变得更为频繁,风险传播渠道更为复杂,违法违规行为更加隐蔽,也隐含了不少风险隐患,如顺周期特征及交易行为趋同可能加大市场波动,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相互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遇到挑战等。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日前表示,需注意当前的金融科技创新与伪创新鱼目混珠现象。为此,他建议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这不仅可以帮助创新主体低成本、高效率地验证创新效果,还能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陶伟杰表示,无论科技创新走到哪一步,资金被挪用风险、资产的兑付风险、活期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网站运营风险这四大风险都应被互联网理财平台持续关注。

  金融科技将带来哪些变化?

  唐宁认为,未来,更完善的征信体系将建立,推动实现金融行业的数据共享,有效规避多头负债问题。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力”和“科技力”将大幅提升,从信贷到支付、保险、理财等多种金融服务,再到财务、人力、营销等各种运营管理模块,都可从金融云上获得。

  另外,区块链技术有望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逐渐成熟和落地。专家表示,未来,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商流都将放在一个平台上,自由流转,所有的数据都可查、可追溯。以往,上述每个交易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验证资产和数据的真伪,通过区块链,就可以省去这些环节与投入,极大地提升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表示,发展监管科技,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金融监管能力,这是一个最新动向。(记者 胡萍)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