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论坛:金融改革创新应着重实体经济

2016-06-03 16:27:16|来源:中华工商时报|编辑:许炀

金融街论坛:金融改革创新应着重实体经济

在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

  中国当前要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原先有错配,结构变得不好并扭曲了,现在转回来就是实现再配置。还要依靠市场激励,通过优胜劣汰、市场竞争,使企业和创业者都能发挥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日前在2016第五届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在实体经济转型、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金融改革和创新应紧盯实体经济。

  “市场怎样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所要建立的制度基础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吴敬琏称,中国当前要实现资源的有效再配置,原先有错配,结构变得不好并扭曲了,现在转回来就是实现再配置。还要依靠市场激励,通过优胜劣汰、市场竞争,使企业和创业者都能发挥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谈到金融改革时,吴敬琏称,核心的包括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比原来预料的要快一些,但单项突进不可能发挥整体的系统性效果,其他改革也亟待推进。如何支持金融的各种创新也是很重大的任务,中间有重要的环节,比如征信体系的建立,这是金融体系的基础性建设,如果不能有所进展,会拖累整个体系的建设。

  金融改革的着力点要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当前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金融管理面临新的要求,应该高度关注三个问题:货币供给与杠杆率的问题、金融业快速发展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问题和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与有效监管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新型金融产品,金融组织和金融业态不断涌现。2016年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占同期GDP之比已经高达9.9%,创历史新高。与金融业快速发展并存的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各地区和行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小微企业、三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依然是金融业发展的短板,金融发展的普惠性还亟待进一步提升。”陈雨露表示。

  他认为,针对我国金融业目前的问题,金融改革的着力点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微观层面要遵循市场化改革方向,有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构建激励相融的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在宏观层面上,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和金融监管框架,消除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会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应及时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妥善加以管控,牢牢守住底线,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不断提高货币政策和宏观金融管理的有效性。

  此外,对于金融改革,陈雨露认为其体制性目标和中期任务越来越明确。金融改革的体制性目标是建立有效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改革的中期任务是切实建立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管理框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形势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大部分实体经济转型尚未找到正确方向,传统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失去了目标。李扬认为,应准确把握实体经济需求,而发展资本市场尤为重要,应尽快建立服务于长期融资的信用机构,完善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要发展为草根服务的股票市场,满足地方经济需求的股票市场。”此外,应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创新需要化解过剩产能来配合

  而助力经济稳增长、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与鼓励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措施,简政放权的改革与清除‘僵尸企业’是促进企业新陈代谢的政策措施。”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在论坛上表示。她认为,“僵尸企业”不能市场出清是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大障碍,不恰当的政绩考核和维稳的责任压力,促使政府尽力从资金上维持一些“僵尸企业”的生存,“僵企”退出又会面临职工下岗的问题。有很多人不理解市场经济中的就业与再就业的循环往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

  吴晓灵称,契约精神和对财产权利的保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破产就是契约的依法终结。现代破产制度引入了破产重整程序,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力求让债务人资产、财产价值最大化,是从更深层次上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今后要完善破产法律制度的各项配套措施,依法促进市场出清。要按照商业化原则来判断企业是否有生存的能力,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设立谈判的协调机制,而不是具体决定重组和谈判的结果。

  吴晓灵称,要完善破产法,增加预重申制度、经营型事业单位破产制度,特别是个人破产制度应建立起来,因为很多民营企业,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是高度重合的,如果没有对个人财产的充分保护,企业家就没有安全感。同时要完善与破产相关的税收法律体系,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

  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建议,化解过剩产能一是政府政策要遵循市场规律;二是必须改革项目审批制度,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三是要努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使得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获得资源的成本差距不大;四是银行必须加强关注坏账的产生及解决;五是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

  监管不可或缺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需要一方面鼓励金融创新,另一方面要鼓励有效的配置资源,有效的分担风险。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为支持金融业的融资,的确需要创新金融监管方式。“比如,对创业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实施差别化监管;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比如,推动银行借助贷款联动、投贷联动,为初期创业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帮助;需要创新外汇管理,支持科技型企业以全流通的方式在境外上市等等。这些都将促进科技与资本的有机融合发展。”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