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或加码 透过年报看险企互联网保险布局差异
中国太平:端倪初现 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中国太平在年报中表示,将大力发展互联网保险和互联网金融。年报显示,在互联网金融特色创新方面,中国太平确立了“官网官微、第三方平台合作、职域营销”三种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互联网保费增速实现了翻番。
此外,据央广网财经记者了解,2015年10月,太平保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太平网融正式营业,主要为客户提供网上个人信用贷款及理财服务。太平保险的互联网金融布局已有端倪。
中国人寿:电商遇困境 互联网金融无进展
年报显示,国寿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于推动业务移动互联网化,创新销售渠道和形式,改善服务。年报称,国寿全面推广云助理、云标牌、云桌面、全网互联,加快了中国人寿的移动互联网化。打造“互联网+”服务,上线了以网络版、手机app 版保单服务应用为核心的e 宝账项目。
2013年底,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曾投资10亿设立一级子公司、专业保险电商公司——国寿电商。而两年多过去了,国寿电商经营进展缓慢,贡献甚微,商业运营模式破题难。在今年的年报中,中国人寿未提及这方面业务计划。
此外,在2015年4月,保监会批复同意国寿发起设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北京宝付通有限公司,出资额占比100%,而能否拿到牌照还需等央行的批复。
新华保险:年报鲜提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进展缓慢
在2015年的年报中,新华保险关于“互联网”的唯一表述就是:根据中国保监会下发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本公司积极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及相关流程开展合规自查,并及时对上述业务及流程开展梳理及调整工作,建立了统一集中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平台,实行集中运营和统一管理。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在业绩发布会上也鲜有提及互联网,仅在说明公司长期规划时提到“重视互联网平台建设。”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2014年年报中,时任新华保险董事长的康典曾大篇幅阐述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称2014年全面启动“六大平台”战略,即新核心系统平台、大数据平台、移动平台、支付平台、电商平台和信息互通平台。而从2015年中报开始,关于新华保险互联网布局的措辞难寻只言片语。这或许与新华保险高层更换和转型“求稳”有关。
新华保险在互联网方面的布局显得过于低调。据了解,2014年,新华保险成立全资子公司新华世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华电商),注册资本1亿元。2015年,新华电商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世纪金融,定位于包括基金、理财、车险等多项业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该举动一度被认为是新华保险的“触网”开端。如今,该平台发展仍在起步阶段。
互联网既可成为保险的销售渠道,也可成为服务渠道。对于发力建设综合性金融集团的部分险企而言,互联网则可发挥更多作用,如连接各种金融形态,帮助险企实现客户迁移交叉,并助力业务创新,提升整个金融集团协调度和用户粘性等。
由于各个险企在战略定位上的不同,“互联网+”转型力度和难度也存在差异。如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均在向综合性金融集团发展,拥抱“互联网+”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以寿险为主业的险企而言,在互联网渠道做寿险难度较大,转型之中“求稳”为主,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步伐或因此变得缓慢。(记者 马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