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纯线上模式 招联消费金融业绩逆势生长

2016-11-21 16:45:48|来源:证券时报|编辑:许炀

  低调潜行近两年的招联消费金融,几乎可以称为消费金融领域最神秘的玩家。作为银监会2013年扩大消费金融试点后首批获准筹建、首家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由联通集团董事长王晓初、招行行长田惠宇担任正副董事长。

  招联消费金融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标签,即纯互联网特性。正是这种纯互联网属性,招联消费金融一方面脱胎于传统消费金融,一方面又对标包括互联网民营银行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于2015年开业的招联消费金融,今年上半年已实现盈利。该公司披露的首份成绩单显示——注册用户接近两千万,授信客户600万;截至10月末累计放款450亿,坏账率0.83%。

  逆势的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像消费金融这样一个牢牢占据市场与政策双风口的行业,别说编外部队,就连正规军也鲜有公开披露包括盈利规模、授信户数、坏账率等能反映公司运营情况的核心指标。近期业内某消费金融未经官方确认的一份坏账率高达10%以上的成绩单,让业内震惊。

  这引起了业界广泛讨论,不乏评论称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大部分机构的不良率处于8%~10%区间。招联消费金融披露的不良率,因而显得如此不同。记者获悉,该公司目前累计放款450亿元,坏账率(90天以上逾期)为0.83%。即使对标银行,这样的成绩也颇为不俗。记者了解到的三家中小型城商行消费中心的坏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末,坏账率均在1.2%~1.5%之间。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盈利能力。对于一家开业仅一年半的消费金融公司而言,运营初期,支出通常集中在打品牌和向客户让利上,以迅速抢占市场。尤其涉及“地推”(线下推广)的消费金融公司,前期开销更甚。

  据了解,招联消费金融的打法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实现盈利,主要是纯线上与线下模式之争。该公司不仅在前端实现了业务受理点全面线上化,更在后台自建核心系统,客户信息分拣、信用报告解析、风险定价、信用合同审核、贷款审查与贷后监测全流程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知情人士算了一笔账,招联消费金融目前只有约20%的客户运营成本高于收益,但因为实现集约化、自动化运营原因,这部分超额成本和其余客户的运营成本,均被80%客户产生的收益所覆盖,这就是该公司在开业次年实现盈利的主因。

  知情人士还透露,刚开始招联消费金融股东会设置的盈利预期是“三年之后扭亏为盈”,而目前各大业务条线已全盘实现IT上云和集约化运营,自行搭建的金融科技系统架构也为该公司的持续盈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技与金融结合最大化

  据了解,招联消费金融的科技烙印尤为浓厚。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章杨清曾任招行IT部门总经理,他曾在内部会议上反复强调基于消费金融趋势判断,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一定要靠科技和数据。大股东的科技金融基因加上大批出身IT的班底,科技与金融最大化结合在该公司表现得理所当然。

  这种“理所当然”体现在招联的后台架构上。据了解,招联消费金融目前正自主搭建多达数十个自主研发的系统,涉及账户、客服、结算、资金通道、计划财务、客户营销、风险管理、催收、审批各条线。

  而基于用户体验层面,放眼现在倡导自建系统的平台——招联消费金融和两家互联网银行,都把“提升用户体验”放在重要位置上。

  另外一个“理所当然”,体现在“金融上云”。所谓金融上云,指的是招联消费金融目前的核心业务系统,全部运营在自建的云计算环境里。

  此外,招联消费金融还完全实现了客服作业、催收、审批一体化、自动化。最后,纯网络、无线下的特性,还倒逼该公司自主发展刷脸、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招联消费金融是消费金融行业首家将“刷脸、刷卡、刷身份证”引入到申请授信环节的持牌机构。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种种,验证着互联网纯线上模式在消费金融行业的可行性。(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