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的中心,总有那么几幢美轮美奂的高楼,是属于银行的。仿佛唯有坚如磐石、金碧辉煌的大厦矗立着,客户才会由此对银行有着信任感。
但自现代银行业诞生之日就有的刻板印象,正在改变。不依赖实体网点和物理渠道的银行越来越多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初是电话银行,随后是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接下来或许还有物联网银行。2015年,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也在中国诞生,尽管它们主要在移动端开展业务,但人们习惯于将它们称作互联网银行。
后来者也已至。四川新网银行希望跳出特定场景,成为“万能连接器”;苏宁银行希望走O2O模式;百信银行则将以独立法人形式开展直销银行业务。
除了表面上的渠道变革,受访的互联网银行从业者均强调,如果硬要把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区隔开来,那就是FinTech与TechFin的差别——是否真正靠数据和技术驱动业务。事实上,这并非互联网企业的“特权”,传统银行在渠道和组织架构上互联网化的趋势同样迅猛。
扩展银行的边界
3794笔!这是在四川经营一家淘宝店的张女士5年来在网商银行(包括其前身阿里小贷)的贷款总数,最小的一笔仅3块钱,最大的一笔也只有5600元,至今无一笔逾期。
“我们的风控模型发现这位客户后,主动联系了她,问她是不是搞错了,贷款是有利息的。”网商银行负责人黄浩对记者表示:“她说,我知道是有利息的,但因为方便,我就是愿意用。”
按传统银行的作业模式,申请贷款采取的是纸质进件、人工审批。如此测算,即便1天做成1笔贷款,也需要近10年时间才能完成这近4000笔的贷款。
毫无疑问,互联网虽然没有“颠覆”银行业,但正在拓展银行的商业边界。2015年6月,网商银行成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开业仪式上说,网商银行不放500万元以上的贷款,希望能够服务1000万家企业。
马云给的数据也许有些保守了。到去年底,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就接近250万户,户均贷款额为1.69万元,与500万差了快两个数量级,不良率不到1%。去年一年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1%。
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到去年11月末,微众银行“微粒贷”的主动授信客户超过6000万,笔均贷款8000元。一位大型互金机构的高管对记者表示:“‘微粒贷’还有潜力。试想,把‘钱包’放在微信的第一屏,是怎样的效果?”
互联网银行,严格来说是直销银行的一种运作模式。直销银行不依赖实体网点和物理柜台来扩展业务。上世纪80年代,英国四大银行之一的美联银行创建了First Direct。这是全球第一家完全依赖电话业务的银行,1992年成为汇丰旗下的子公司,目前为125万欧洲客户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电脑开始取代电话,银行开始开发自己的网络平台,一些纯网络银行由此诞生。1995年,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下称“SFNB”)在美国成立。之后,移动互联网兴起,手机银行出现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目前生物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第四次银行渠道演变将会延伸到物联网。未来用户将通过语音指令等方式,让智能家居等硬件设备完成银行支付、转账等交易。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还在探索的路上,后来者已至。去年底,由新希望、小米和红旗连锁共同发起的四川新网银行对外营业了。苏宁银行和百信银行同样定位为互联网银行。与此同时,包括包商银行在内的一些银行则有意申请独立的直销银行法人资格。
FinTech与TechFin的差别
互联网银行能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这体现在多个方面。由于没有物理网点,互联网银行至少省去了房租。
网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曾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由于没有物理网点,而技术上的投入都是固定成本,随着规模越做越大,互联网银行在成本上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我相信只要做到四五百亿的规模,规模效应就会显现。”
截至去年底,网商银行的总资产为616.13亿元,已经过了临界点。
不过,要说线下渠道已经进入历史的故纸堆,有人认为为时尚早。江苏苏宁银行筹备组的相关成员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我们绝大多数客户将来自线上,这是互联网银行的特性决定的。但线下渠道仍有其独有的价值,线下渠道的缺失也会反过来影响纯网络银行在很多业务上的正常开展,所以最好的方案还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我们定位为一家O2O银行,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获客。”
移动互联时代,获取数据也比传统的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户”)和现场调查更为便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何平指出:“民营银行的股东有一些客户,相关的客户信息和融资需求都可以为互联网银行所用。此外,由于不局限于一地经营,区域性金融风险对互联网银行影响较小,因为它的信用风险得到了充分分散。”
甚至数据的多寡已经不是问题的核心。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合理获取不再是个很难的问题,但如何更好更充分地挖掘数据、利用数据更关键。”
抛开上述降低成本的考虑,受访人士均指出,设立单独的互联网银行或独立法人形式的直销银行,旨在再造运营流程。包商银行已经提交了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的申请。该行相关负责人指出:“独立的直销银行是独立法人单位,与母行保持风险隔离,独立经营。直销银行1.0是渠道的变革,直销银行2.0则是运营流程的再造。”
“设立直销银行解决了渠道问题,但如果银行‘总分支’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变,只是把存量的客户装入直销银行,那离互联网银行‘互联’的宗旨还相去甚远。”赵卫星直言。
在采访中,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都提到了两个词:FinTech与TechFin。在两家银行来看,这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背后是靠什么来驱动业务,是不是真正靠数据、靠技术来驱动——这是互联网银行、直销银行甚至是谋求转型升级的主流金融机构必须想清楚的问题。
探寻更多可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并非所有的互联网银行都证明了自身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第一家纯网络银行SFNB在1998年就出现了停滞的现象,同年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英国最大的纯网络银行Egg Bank也在2007年被花旗集团收购。
目前看来,发展的较为成功的网络银行往往是积极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银行(比如ING Direct),或是充分利用母公司品牌和客户资源的独立网络银行(比如日本乐天银行)。
在来新网银行担任行长前,赵卫星去欧洲拜访了一些传统大型银行,如西班牙的BBVA、荷兰的ING以及丹麦最大的银行。他发现,相较纯网络银行被吸收进大集团,传统银行互联网化的趋势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银行的组织架构已经向群组式转变。BBVA已经砍掉了2万人,缩减了50%的线下网点,但业绩提升了97%。”赵卫星颇有感触地说:“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些人们眼中的‘大象’并不是被外部冲击所倒逼的,完全是自发地调整。”
同样的故事是否会发生在中国呢?中国传统银行的互联网化进程也不慢。原工行董事长姜建清2015年就宣布,到2020年工行实现网络融资总额3万亿元、客户3000万,届时工行将成为全球第一的网络融资银行。
网商银行背靠阿里,微众银行背靠腾讯,两者都依托强大的场景——从场景中获客,利用场景中的数据,在场景中嵌入风控手段。不过,也有互联网银行想尝试不同的玩法。
新希望的农业产业链,小米的移动互联生态圈,红旗连锁在四川省内超过2700家连锁店——看上去,新网银行有资本成为又一家互联网场景银行。但赵卫星对上证报记者指出:“场景换个词就是流量和用户,那么只要用户和流量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重要的是客户需求和流量,而不是场景。场景银行有看得见的天花板,我希望新网银行有更多的可能性,没有那么多‘规定动作’、‘规定场景’。我们希望成为‘万能连接器’。”
诚然,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银行也有不可忽视的风险。央行金融研究所综合部主任伍旭川和博士后流动站张翔曾联合撰文指出,技术安全风险、信任度不够造成的挤兑风险、吸收存款难导致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的风险、网络身份验证的不可靠性等,都是纯网络经营可能导致的特殊风险。
江苏苏宁银行筹备组的相关成员表示,要让更多的中国用户接受这种模式,就必须在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做得更好。(记者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