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筹行业,影响比较大的是股权众筹,而股权众筹的一些做法,超出了现行证券法、公司法和刑法关于非法发行股票或者非法集资的禁止性规定。
面对新的金融体系,相关股权众筹立法和监管应该大力推进,证券法修改也应该加快步伐。未来,证券法、刑法的修订,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应该对众筹领域作出特别规定,鼓励众筹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发展
支持1元,就有机会获得一个U盘,其中存有影视剧的片花、花絮等。支持233元,自己的名字就会出现在影视剧的片尾字幕中……
在一家大型购物网站的众筹页面上,家住北京的李女士看到此影视众筹消息后,眼光来回扫了好几遍之后才移开。
影视众筹自2011年问世以来,已经吸引了数百人的目光。第三方机构零壹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以来,截至2016年5月末,全国共上线影视众筹项目约1400个。
打破原有格局
基于令人愉快的收货体验,李女士是这家购物网站的铁杆粉丝,购物之余,也浏览网站的其他内容。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购物网站上还可以影视众筹,包括电影、纪录片、微电影等,支付一定的金额,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权益和赠品。
点开众筹页面,阅读相关协议之后核对地址,提交订单,付款。
今年年初,李女士觉得“好玩”,曾花5元参与了一次产品影视众筹。
在这背后,是我国影视众筹的“野蛮生长”。
专注于互联网金融的零壹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影视众筹发展报告》显示,通过互联网公开渠道采集或整理形成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季度末,我国影视众筹平台至少有46家。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末,至少420万人次浏览过影视众筹项目,平均每个项目大约3000人浏览。
在约1400个上线影视众筹项目,主要以产品型影视众筹项目(众筹回报为实物产品,如电影票、海报等)和收益型影视众筹项目(投资人通过众筹获取股权和现金收益权等)为主。
报告作者援引零壹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5月末,全国约有1000个产品众筹项目上线,筹集总金额约在3400万元;全国约有160个收益型众筹项目上线,累计筹资约3.6亿元。
在收益性众筹项目中,筹资额最高的是《叶问3》项目,共筹资4050万元。
从事影视众筹的恒星计划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作为投资人以及电影人的一个合作桥梁,影视众筹行业的出现打破原有的产业格局,让更多普通人参与电影投资,也让电影人不再担心资金问题。
该负责人介绍说,恒星计划在今年已经众筹了三个项目,其中一部聚焦热门主播的网络大电影众筹项目一经上线,即刻被秒杀,因为这种“题材电影被许多投资人看好”。该作品上映第一天,爱奇艺新片点击排名第二。
影视众筹只是我国众筹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2015年全国众筹行业年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正常运营众筹平台283家(不含测试上线平台),同2014年(142家)相比增长了约一倍,是2013年(29家)的近10倍。
上述年报显示,2015年全年,全国众筹行业共筹资114.24亿元,首次全年破百亿元;全国众筹行业投资人次达7231.49万人次。
司法判例确认
2011年7月,国内第一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上线,既是国内影视众筹平台的开端,也被认为是我国众筹行业的开端。
报告作者认为,影视众筹的产生建立在两个契机之上:互联网众筹在中国的萌芽;影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付费电影的兴起,小成本的影视项目开始盈利。
影视众筹经过几年发展之后,到了2014年至2015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挟裹之下,步入黄金发展期。
上映62天,票房9亿多元。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登顶”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总冠军。
在众筹金融智库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东的眼里,这部电影则具有别样的意义,“这是2015年成功众筹并且获得收益率最高的一个案例”。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片尾字幕中,滚动着109个名字,他们的身份在这里是“众筹出品人”。
“过去十年,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影院经理,大部分对动画电影是没有信心的。为了获得有资源有影响力的人支持(动画电影),我们选择了电影众筹方式。”杨东的校友、电影出品人路伟回忆说。
于是,路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表示希望众筹募集电影宣传发行经费。得到众人回应后,路伟建了一个微信群,把参与投资的人拉到了一起。最终,89人参与投资,投资额合计780万元。
“从投资额度来看,少则一两万元,多则数十万元。”路伟介绍。
众多影视众筹产品相继实现目标的同时,众筹行业也迎来了规范发展的契机。
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股权众筹融资必须通过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平台(互联网网站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进行,股权众筹融资业务被划归证监会进行监管。
杨东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意味着,股权众筹的监管思路正在逐步明确,行业趋向规范发展,同时也起到打击伪众筹、避免众筹泛滥的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互联网金融研究专家邓建鹏向《法制日报》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两年来,一些司法判决案例对非公开的互联网金融合规经营进行了确认,也促进了众筹行业的规范发展。
制定特别条款
众筹行业在面临规范发展的同时,风险防范也在进行中。
2015年8月,证监会决定,对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中介活动的机构平台进行专项检查。
2016年4月,国务院14个部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启动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股权众筹的监管和整顿由证监会负责,根据证监会口径,股权众筹将迎来强监管。
一个月后,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2016金融街论坛时明确表示,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规范互联网股权融资活动,防范股权众筹等领域风险。
相隔不到半个月,6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陆家嘴论坛上再次强调要防范股权众筹等领域的风险。
在监管层动作频仍的背景下,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46家影视众筹平台中,其中9家已经转型、停业或倒闭。
放眼整个众筹行业,根据网贷之家此前发布的数据,2016年前4个月,全国倒闭的众筹平台已达43家,而2015年全年,倒闭的众筹平台总共也只有40家。
与此同时,影视众筹“新玩家”也表现得较为谨慎。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5月,全国仅新增2家影视众筹平台。
恒星计划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法制日报》记者说,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影视众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期待国家能出台更多监管细则,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促进众筹健康、有序发展”。
杨东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要促进众筹行业发展,证监会需要尽快出台股权众筹规定,尽快出台股权众筹试点办法,尽快开展股权众筹。
作者在报告中建议,政策制订者应完善众筹相关法律法规,使得相关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邓建鹏认为,在众筹行业,影响比较大的是股权众筹,而股权众筹的一些做法,超出了现行证券法、公司法和刑法关于非法发行股票或者非法集资的禁止性规定。
邓建鹏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未来,证券法、刑法的修订,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应该对众筹领域作出特别规定,鼓励众筹行业在法治轨道上发展。
杨东表示,互联网金融、微金融的创新,我们很难找到传统的监管法律体系进行对应。“所以我提出‘互联网+金融=众筹金融’实际上就是人人金融,普惠金融。这样一个模式是重构了一个新的金融体系”。
杨东认为,面对新的金融体系,相关股权众筹立法和监管应该大力推进,证券法修改也应该加快步伐。
参与影视剧众筹,自己的名字就可能出现在片尾字幕中,看着这样有诱惑力的宣传,李女士也在考虑,什么时候也去体验一把。(记者 陈磊 实习生 郭子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