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正掀起此起彼伏的增资潮。
昨日,证券时报记者获悉,重庆银监局批复了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马上金融”)引入新股东,增资至22亿元的申请。批准后,马上金融的注册资本金额一举超越招联金融,位居行业第二。
随着消费金融业务开展规模扩大,资金逐渐成为消费金融的瓶颈,消费金融公司分别采取增资、发金融债券和发行ABS等融资渠道进行融资。
两轮增资后居行业第二
据了解,2015年马上金融开业时注册资本仅3亿元;去年8月,马上金融股东大手笔增资10亿元,注册资本增加到13亿元。此次增资至22亿元后,马上金融注册资本金额仅次于捷信金融。
记者注意到,在两轮增资中,马上金融都引入了新股东。此次引入的新股东,成都市趣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资1.1亿元,持股比例4.99%,位列第五大股东。
“注册资本与放贷规模有较大相关性,消费金融公司逐渐增多,为争夺市场新的增量,不得不扩大资本增加相应的业务规模。”一家西部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马上金融发展较快,在开业第二年实现扭亏为盈,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净利润652万元;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8亿元,净利润1625万元。
“自2015年以来,各路资本,尤其是互联网公司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很多,能不能做好,除了要考虑融资成本,还需要考虑行业经验、技术以及战略方向是否正确。”马上金融执委会成员、CEO特别助理Valeriy对记者表示。
他还透露,截至6月中旬,马上金融注册用户约2000万;贷款申请数每天最高约80万单;放款金额整体突破300亿元。
各尽其能破资金瓶颈
消费金融机构与银行发放个人贷款类似。但与银行相比,消费金融不能吸收个人存款,资金来源只能通过股东注资、借款、发行金融债和ABS(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渠道进行融资。
同时,作为银监会监管的金融机构,消费金融也受到相应监管指标限制,如资本充足率不低于银监会有关监管要求;投资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20%等。
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内,资金来源可以说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命脉,谁能获取足够低成本的资金来源,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记者发现,今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增资的公司不在少数。今年4月,锦程金融拟采取“增资扩股+股权转让”方式引进2-3家战略投资者,增强资本实力;捷信金融在融资方面几乎将能用的融资渠道全部尝试。
今年4月,捷信金融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总额13亿元个人消费贷ABS;今年5月,捷信金融注册资本一举从44亿元增至70亿元,刷新了行业新高度;7月13日,捷信金融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不超过35亿元的金融债券。
非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发行ABS方面也频频发力,如蚂蚁金服发行的花呗、借呗系列消费信贷ABS发行量,约占今年已发行消费信贷ABS量的一半。
招联金融则获得股东招商银行的大力支持。6月26日,招商银行给予招联金融同业综合授信额度150亿元,授信期限1年。( 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