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校园大使”沦为培训贷的帮凶

来源:证券时报2017-04-25 10:09:53

  触目惊心!学生控诉广州培训贷内幕:洗脑利诱学生渗透校园!

  日前,多名学生向南都报料,指路人公司涉嫌以“拉人头”的方式招收校园大使,支付报酬以进一步向校园渗透。数百大学生陷于“培训贷”困局。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场彻头彻尾有组织的诈骗。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定于7月27日公开审理指路人公司案。

  这些大学生被贷款的基本路径是,由学长推荐参与指路人公司“一对一”的免费职业测评。先问卷测评,后被邀到公司总部参加测评。测评后被推销“蓝海计划”。该计划有给予兼职机会、包就业保障等内容。接下来,签订书面协议。直到不久收到第三方贷款公司的还款提醒短信,一些学生才知道已经贷款。

  被利诱已“入局”的学生,经“小规模”招收,接受课程再培训,才能成为“校园大使”。一则“校园大使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和感召能力”。二则“拉人头”可享受奖励。多名学生证实感召成功一个人会得到300元或400元的奖励。有学生直言,“他们说很多师兄师姐都参与了,我就安心了”。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就认为,“(指路人公司)利用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比较容易轻信人的弱点,拿学生当替罪羊,骗取贷款,极其恶劣”,是一场彻头彻尾有组织的诈骗。事实上,贷款公司、指路人公司、校园大使已结成了可耻的利益链条,链条的末端,即是数以百计莫名其妙被贷款的大学生。

  近年来,公民的海量信息被公开盗卖,已成社会公害。一个根本的原因正在于掌握公民征信系统的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等有许多内鬼出没。而“校园大使”正是一群有着熟络学生资源的内鬼。为了每个人头三四百元的蝇头小利,将师弟师妹带进了被贷款的陷阱,进而沦落为无良商家的可耻帮凶。若不是他们,“培训贷”或许就成不了气候,更不可能长驱直入大学校园。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在刚需的前提下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合法贷款本是正常的社会行为,但如今各种非法、暴利的借贷机构之所以能突破校园这个关卡,并堂而皇之地实施诈骗,有评论认为监管方的失治难辞其咎。近日,银监会印发的指导意见,其重点要防控的十大类型风险,就包括校园贷。意见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当然,数百学生之所以跌入“培训贷”的陷阱,除了当事人本身金融合同知识等财商教育缺失,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差,社会经验严重不足,以至于“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一味轻信别人”,被人牵着鼻子走。更重要的是身边的一些师姐师兄,早已变成了杀熟的“灰太狼”。对此高校除了加强对学生的财商教育以及法治教育,让更多学生抵制不良诱惑,远离校园贷。对于“校园大使”等内鬼有必要公开纳入征信黑名单,给予严肃处分。若涉嫌犯罪当依法追究,决不能任其逍遥法外。

  只要金融机构规范信贷业务,制定更为严格的把关程序和连带责任;司法机构主动出击,加大对培训贷等非法行为的惩处力度;高校强化法治风险教育的同时,加强对校园网贷的监管,各方联手齐心携力,方能消除校园贷非法模式的生存土壤,避免更多的大学生误入歧途。(刘效仁)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