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力量”擦亮国家高铁名片
长江日报  2019-12-26 14:17:20

(城市远洋图片)“武汉力量”擦亮国家高铁名片

武广高铁冲出大瑶山3号隧道 通讯员罗春晓 摄

  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一组数据,2019年全年预计投产50个铁路项目,其中高铁项目20个、新线突破4000公里。全国高铁里程达3.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高铁大幕的开启,离不开2009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的我国首条350公里时速千公里级高速铁路——武广高铁。十年来,武广高铁全线累计发送旅客10亿余人次,成为展示我国高铁发展成就和运营品质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目前,武汉铁路枢纽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覆盖湖北省内300公里范围和至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2至3小时的快速客运交通圈;至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4至5小时快速客运交通圈;至太原、成都、昆明、南宁、兰州等地6至7小时快速客运交通圈。

  在全国高铁网的构建形成中,无论是高铁设计、施工,还是培训,“武汉力量”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运营高铁36%武汉设计,正研究400公里级高速列车

  在高铁运营里程3.5万公里中,在汉央企铁四院的设计达12700公里、约占36%,另外还有近7000公里在建高铁也由铁四院设计,为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提供了技术积累和宝贵经验。

  “设计的这些高铁中,武广高铁、郑西高铁、京沪高铁都是技术难度最高、最有代表性的高铁。”铁四院副总工程师彭京平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尤其是武广高铁,它是国内第一条完全自主设计、集高铁技术大成,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复杂程度最高的高铁,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设计系列标准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彭京平说,经过10多年探索和实践,目前中国高铁设计、建设、运营体系趋于完善,系统掌握了各种复杂地质及气候条件下高铁建设成套技术,全面掌握了时速200—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开发了适应复杂路网条件下长距离运行的高铁运营管理成套技术。

  “未来,高铁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在速度、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不断创新。”彭京平举例,目前铁四院正在研究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列车关键技术、开发时速600公里级真空管(隧)道高速磁悬浮铁路系统、打造智能铁路系统、研究超长海底隧道的工程成套技术,以及第四代高铁客运站的设计建设等,可以预见的是,高铁将越来越高效、安全、智能和便捷。

  在高铁施工领域,在汉央企中铁十一局是具备全产业链高铁施工能力的代表者,已先后参与了30多条高铁的施工建设,高铁修建里程近2000公里。

  高铁能够快速而平稳地运行,离不开性能优越的动车组,也离不开高质量的铁路长轨焊接而成的无缝线路。中铁十一局研发的无砟轨道500米长轨铺设、移动式接触焊接、高速无砟道岔铺设等施工技术,使轨道焊接成为无缝线路,接缝少、列车冲击振动小、运行平稳且噪音低、使用寿命长。

  跨度从百米到过千米,掌握高铁桥成套技术

  高铁施工中,桥梁占比非常大,有的甚至达到九成,高铁桥的建造能力也反映着我国高铁的实力。截至2018年底的数据,我国高铁桥梁达到3万余座、1.8万余公里。

  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介绍,自2009年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让中国高铁跨越长江,高铁桥梁目前已形成设计、施工、制造等成套技术,工程规模、技术水平、运营速度等均处于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

  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京沪高铁和沪汉蓉铁路的过江通道,共有6线铁路,是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铁桥。沪通长江大桥和五峰山长江大桥让中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实现了千米级跨越。

  培训高铁学员11万余人次,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

  2009年12月武广高铁开行时,武铁管内只有72名高铁司机,如今已扩充到337名,算上动车组司机,整个队伍达到900多人。这些司机都要在武汉接受培训。

  武汉有中国铁路部门唯一以实训为重点的“高铁驾校”——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2014年9月投入运营,5年多来已培训各类高铁学员11万余人次。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这座“高铁驾校”还相继培训了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铁路高管人员,培训外国学员400余人次,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通讯员孟立 刘新红 徐云华 刘佩娅)

编辑:石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