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留学生志鹏在陕“求学记”:愿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桥梁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12-10 13:55:12

   编者按:昔日,驼铃声声,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三秦大地上演绎了万国来朝的辉煌;如今,面向世界,紧抓机遇,陕西正努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站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陕西开放且包容,城市魅力不断释放。随着“城市远洋”步伐的加快,陕西日益彰显出“国际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海内外的行业精英进驻。结合陕西当下发展,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特策划“陕西 我们来了”专题报道,通过走近“新陕西人”,聆听其与陕西共同发展的故事,向世界展示陕西的新活力、新形象。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冯妍):“看我们乘风破浪,你可以继续装模作样,把这首循环播放,在天空出现一段七彩波浪……”能用流利的中文有节奏地唱出这段中国说唱歌词,还一直谦逊地说自己汉语水平差的,正是如今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俄罗斯籍留学生志鹏。近日,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对志鹏进行了采访,聆听他来陕留学背后的故事。

  【陕西 我们来了 ②】俄罗斯留学生志鹏在陕“求学记”:愿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桥梁

  志鹏讲述他在陕求学的经历  摄影  李欧

  “当时,我想学一门外语,在选择学法语还是汉语的时候,我的父亲说‘法语特别简单,你应该挑战自己,要不要试一下学汉语?’从那以后,我就坚持学习了一年汉语。”志鹏追忆着他还在自己的祖国——俄罗斯读本科时发生的场景继续说道,“大学快毕业时,我决定来中国继续学习汉语。我的老师推荐我一定要去陕西西安,因为它是中国非常著名的一座古都,在这里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学好汉语。”2017年8月底,志鹏踏上了陕西这片土地,开启了他在陕求学之旅。

【陕西 我们来了 ②】俄罗斯留学生志鹏在陕“求学记”:愿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桥梁

  志鹏(右一)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华山山顶合影留念  供图  志鹏

  “刚来到学校时,我的口语很差,根本没法与同学们交流。但我的同学们很友善,总是尽可能地帮助我。”志鹏说。校园里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渐渐让志鹏消除了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

  为了学好汉语,课堂之外,志鹏还将自己的学习延伸到了多样的社团活动之中。志鹏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活动十分丰富,也给了留学生很多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两年来,我参加了不少活动,经常担任主持人,这让我收获了很多。”志鹏还经常参加学校的“俄语与中文课”活动,通过同学们的分享,他对中国的了解越发深入,他也借助这个“小课堂”给他的同学们教授俄语,分享俄罗斯的风物人情。2019年5月,在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部分高校共同承办的2019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上,志鹏被评为了“一带一路”教育传播大使。

  而在真正属于他的个人时间,志鹏也总是“与中文相伴”。志鹏说:“我经常看中文电视剧、中文书籍,我们财务、金融等专业的教材我也读中文版的,看到不会的我就自己记录下来再去学习。”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志鹏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在陕西各处行走,登华山、参观法门寺、行渭南、过咸阳……在深度了解陕西这块厚土的同时,志鹏也将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介绍给他的亲朋。

  “我的父亲对历史很感兴趣,每次我跟他通电话,他总是对我说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很伟大的国家,你要在西安多学习它的文化。”志鹏说。随着他对陕西了解的深入,他发现尊重父母、重视家庭是中俄两国的共同之处。“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同甘共苦’,我觉得这个词对中国和俄罗斯来说特别合适。”志鹏说。文化上的认同感,牵动着他想为两国的合作发展出一份力。

  “今年暑假,我在中俄丝路创新园实习,我的工作就是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向他们介绍在这里创办企业的条件、要求及优惠政策。在这里,我第一次对‘一带一路’有了这样直接的了解与参与。”志鹏说道。“虽然我的中文不是很好,但至少我可以听懂,我可以给双方进行语言翻译,但并不是翻译者,我想做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一座桥梁,促成两国贸易更多往来。”关于毕业后的工作方向,志鹏这样构想着。

  【陕西 我们来了 ②】俄罗斯留学生志鹏在陕“求学记”:愿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桥梁

  志鹏(左)和他的朋友参观法门寺  供图  志鹏

编辑:赵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