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银行2018年展望:防范风险回归本源 金融科技转型升级
2018-01-09 10:32:48  |  来源:中国网  |  编辑:许炀

  中国网财经1月8讯:地方性中小银行的2017年,充满“回归与转变”。今年以来,地方性中小银行一方面在加强风控能力中回归服务地方经济本源,同时在互联网科技大潮冲击中谋求转型升级。

  展望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世界经济整体有望复苏,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国银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随着转型创新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2018年我国银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未来值得期待。”

  把防范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从1995年第一家城商行成立起,我国地方性中小银行砥砺前行22年,已成为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它们既填补了国有银行的市场空缺,又对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地方性中小银行自身实现了高速发展,一段时期内,其两位数的规模扩张速度和利润增速可谓傲视群雄。据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城商行、农商行总资产已达645578亿元规模,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超过26%。

  值得注意的是,“防风险、严监管”一直是银行业绷紧的“一根弦”。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2017年城商行年会上指出,城商行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这里面有应对宏观环境、行业竞争、自身局限做出的市场选择,但也存在脱实向虚、期限错配、杠杆叠加、风险不断扩大等一系列问题。

  “整体看,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交叉金融风险相对集中,操作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对个别银行挑战也很大。” 王兆星强调,流动性风险始终是对中小商业银行最具有威胁的风险,也最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开展“三三四十”等乱象治理行动,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在监管趋严态势下,银行表外理财、同业业务等结束野蛮生长,增速放缓。根据新的金融发展和风险形势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加快回归本源、更加专注主业,把防范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董希淼指出,2018年金融业要继续采取措施,减少资金空转、层层嵌套和监管套利,减少由此产生的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风险,促进“脱实向虚”的资金进一步归位,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回归本源做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当前,地方性中小银行扎根地方、扎根基层的布局基本形成,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小微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开始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以城商行为例,三季度末城商行机构网点数达1.6万个,较五年前翻了一番,其中县域机构覆盖率已超过65%;城商行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到44.1%,较五年前上升了8.26个百分点,134家城商行中有77家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超过50%。

  十二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中求进”作为2018年中国经济工作总基调,并重点做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不断推进创业创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作为金融服务业,地方性中小银行要在多重经济工作目标中间寻求比较好高质量的服务,同时更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展望2018年,地方性中小银行要要把为地方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业务本地化,下沉服务重心,推进普惠金融,全力以赴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具体来看,在支持重点战略重点领域上,地方性中小银行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业务结构,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各项国家战略。

  在强化小微金融服务方面,地方性中小银行要围绕小微企业融资“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等根本症结,增强支小助微的服务理念,合理制定服务价格,积极主动减费让利,争取把“小客户”做成“大市场”。

  在推进精准脱贫和普惠金融服务上,地方性中小银行要继续向内向下,下沉机构、下沉服务,提高存取款等金融基础服务的可获得性,有效满足城乡居民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坚持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继续做好三农工作。

  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实现弯道超车

  近五年以来,金融科技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创新运用于金融领域,以一种惊人的命中率击中用户需求。微众银行牵头发布的《银行用户体验大调研报告》指出,随着无现金支付和线上服务的普及,用户金融行为习惯发生剧变。数据显示,去年银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超过80%,传统银行服务模式面临空前挑战。

  传统银行业 “日子不好过”,对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性中小银行来说更是如此。在=此情形下,互联网、大数据、AI技术等快速发展,日益催生着银行业自身的变革和重塑。《报告》显示,借助于金融科技,银行业正不断地寻求数字化和采用先进技术以改善产品和服务,并提高金融运作效率。

  “金融科技对城商行民营银行而言,是发展的正能量,是我们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银监会副主席曹宇在2017年城商行年会上强调,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将金融科技与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以互联网思维革新管理手段、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

  “受制于经营区域、机构网点限制,中小银行更迫切需要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扩张服务的覆盖范围,拓宽获客渠道。”董希淼对中国网财经指出,它们体制机制相对灵活,决策链条相对较短,对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往往相对较快。

  通过技术手段加速布局线上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化转型,正成为地方性中小银行提升用户体验、减少“短板”桎梏并最终实现“蝶变”的重要路径。

  当前,地方性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应用已初见成效。以城商行为例,截至今年9月末,共有47家城商行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达80%以上,有55家智能化网点覆盖率80%以上;有63家城商行开展了直销银行业务,其中规模最大一家累计交易金额超过2800亿元。

  但目前地方性中小银行借力金融科技发展也存在两个问题。董希淼指出,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较弱,需要提升对金融科技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同时,中小银行在人才储备和培养能力较弱,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懂金融又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董希淼建议,地方性中小银行既要重要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也要注意防范科技手段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同时,注意培养金融科技相关人才。(记者 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