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蚂蚁金服邵文澜:消费金融高利率覆盖高风险不可行
2017-11-28 08:54:04  |  来源:证券时报  |  编辑:许炀

蚂蚁金服邵文澜:消费金融高利率覆盖高风险不可行

  “消费金融在解决大众消费需求上有很大价值,但是以高利息覆盖高风险的‘现金贷’方式显然不是健康发展的解决之道。金融的核心在于风控,脱离场景和风控就背离了消费金融的本质。”针对近期各界热议的现金贷话题,蚂蚁金服花呗事业部总经理邵文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诸多信号显示,监管层此次对现金贷治理的重视前所未有。11月21日,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的申请设立被全面叫停;11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公告称,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具备合法放贷资质的应主动加强自律。虽然更具体的政策还未出台,但相关治理原则已经获得了不少业内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自趣店上市引发对“现金贷”的强烈关注以来,这个词在业内已经尽人皆知。但从金融专业角度来说却并没有现金贷的说法,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无指定用途的消费信贷”。而这一领域的参与者实际上也远不止现在引发关注的“现金贷平台”。

  根据2017年5月社科院金融所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我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分为几大类:一类是传统商业银行,从目前传统的存量来讲,商业银行占据绝对的主导,信用卡还是消费信贷领域当中最重要的支付工具;第二类是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目前通过审批的有20多家,其中有17家银行系的;第三类是互联网机构,包括大的电商平台,像阿里、京东、苏宁,都是以互联网电商平台来做消费金融;第四类是无数据、无场景、无风控的“三无”机构。

  此次监管收紧后, 现金贷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粗放模式成为过去式。在经历一轮洗牌后,中小平台也将退出行业,留下的平台拼的自然是风控能力。

  以蚂蚁金服的消费金融业务花呗和借呗为例,和当下舆论热议的“现金贷”存在明显差异。“花呗”业务是基于消费支付场景推出的信用消费产品,用户在淘宝、天猫以及线下商家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在用支付宝支付时可选择花呗,可享受41天免息期以及分期还款服务,目前花呗的户均消费金额约700元。而借呗,则在消费支付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授信,客户在可贷额度内可随时支取贷款,按日计息,可以随时归还贷款,具有金额小而分散、随借随还的特点,笔均贷款金额约3000元。两者都是依托支付宝消费支付场景而衍生出来的金融增值服务。

  数据显示,上线三年来,花呗借呗的不良率一直保持在1%左右。邵文澜介绍,这是基于支付场景,蚂蚁金服通过大数据技术,从身份识别、历史信用、资产状况、消费稳定性、行为稳定性、收入预测,到反欺诈、反多头借贷,为个人消费金融建立起超过10万多项指标,150种风控模型,5000多种风控策略,有效控制风险,让更多人可以享受到消费金融服务,同时也能降低贷款成本。目前,借呗的日均利率为万分之四,意味着年化利率为14.6%,和银行类似产品的利率相当。

  在日前举行的“消费金融市场发展与监管”研讨会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根据社科院金融所的数据,如果把房贷去掉,居民消费金融的杠杆率恐怕连10%都不到。国内的消费金融市场能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有内在合理性。”

  但可以预见的是,现金贷“闭着眼睛放贷”、“躺着赚钱”的好时代结束了。

  “这一轮的整治标志着现金贷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粗放模式将成为过去式。”邵文澜强调,“良性、可持续性的风险防控业态,才是消费金融成功持续运营的根本。以所谓的高利率覆盖高风险不可行,也走不通。”(证券时报记者 裴晨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