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引领创新 银行借东风加速转型

2017-08-21 17:02:29|来源:中国证券报|编辑:许炀

  金融科技正加速渗透每一个金融细分领域。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可借助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解决开发迭代缓慢、获客能力弱、运营成本高等转型难题。同时,金融科技的互联网思维也可帮助银行重塑业务架构,以数据驱动产品和服务创新。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转型也进入了下半程,银行与“BATJ”等互联网巨头也从竞争关系走向“竞合”关系,这也为更多中小银行的“换道超车”创造了机会。

  金融科技东风来了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指出,银行业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VR)等先进技术合理布局到各种金融服务场景中,为传统金融注入活力,发挥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示范作用。

  华夏银行关文杰副行长近日在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长期以来,银行业一直是新技术应用的实践者,银行业务与新技术相伴相生、互相促进。自“金融科技”出现后,银行业已在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客户服务等领域应用落地。无论从行业发展还是客户需求来看,时下银行与客户接触的渠道和体验在革新,金融脱媒的进程在加速,更多的客户不再依赖传统银行服务方式获取金融服务。“金融科技”必将加速传统银行业的转型,支持银行未来服务更广泛的长尾客群。

  事实上,此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先后与百度、阿里或腾讯达成战略协议。商业银行与“BATJ”从竞争关系走向“竞合”关系,既是在互联网时代下金融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商业银行实现自我转型、寻找业务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中信证券研究部分析师肖斐斐认为,无论是与互金巨头的合作,还是加大资源投入自主开发,金融科技对于商业银行的短期意义在于通过新技术来提升业务效率、改善用户体验,进而巩固和拓展客群,从中长期看则在于探索和培育新的细分业务,进而推动银行运行机制和流程的重构。

  创新与风险平衡术

  “需要把握好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监管的适度平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借鉴“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的理念,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创新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应用试点、产品实验,让所有金融产品创新“走得动、行得通、坐得正”。

  李东荣强调,另一方面,通过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并行互补,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金融科技风险全覆盖的长效监管机制,让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看得到、穿得透、管得住”。

  对此,华夏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指出,在风险防控方面,要坚守风险底线,确保安全、高效运营。一是坚持全方位、全流程的风险防控策略,从制度、技术、人员、业务等各个维度全方位加强风险管控,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严密风险防控机制,强化风险管理。二是注重技防与人防并重,同时加强与行业平台合作,形成快速共享信息、快速控制风险的合力。三是探索新技术应用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在合理利用新技术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同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及新业务特点制定相应措施,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谈及未来的金融科技转型,关文杰表示,首先要以互联网思维“逆向评估”的方法,提升客户体验、降低作业成本,重点构建获客服务、内外连接、数据应用三大平台,投入重兵寻求突破;其次,集中资源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对成熟、业务影响面大的技术,积极跟踪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等热点新兴技术,做好数字运营和技术储备,支持服务创新。最后,在立足增强自身金融服务能力的同时,持续加强对外合作,深化生态嵌入,与金融科技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共生关系。(彭扬 陈莹莹)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