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展出
2017-03-27 15:16:38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李胜兰

“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展出

潘公凯在装置作品前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刘思恩): “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3月26日至5月23日在苏州博物馆展出,诠释潘公凯对于中国笔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潘公凯介绍,近百年来中国画领域一直在讨论笔墨问题,之前曾经有过很集中的讨论,吴冠中先生与张仃先生争论之后,香港专门开过一个关于笔墨问题的研讨会,这是在中国画界非常受关注的一件事。

  潘公凯的看法是:笔墨是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一种中国式的视觉表达方式,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全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绘画中都没有的要素。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在传统绘画中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凭借这套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表达的。

  潘公凯,著名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连续在中国两所最重要的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担任院长。上世纪80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在中国美术界颇有影响。装置作品《融》曾参加第五十四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水墨作品《风荷图》、《雪莲图》参加第五十六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

“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展出

潘公凯创作

  潘公凯的水墨作品尺幅巨大、气势磅礴、格调高雅、意境深远,既保有了传统文人画笔墨书写的挥洒、流畅、率真、精妙之趣味,又与当代文化情景形成绝佳的融合与互动,具有独特的当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张力,是大写意中国画在当代发展转型的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与可能。

  潘公凯曾在伦敦、纽约、旧金山、西雅图、圣地亚哥、密歇根、温哥华、巴黎、威尼斯、卡尔斯鲁厄、布拉格、东京、香港、澳门、台北、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杭州、济南、长沙等世界各地最重要的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作品被各大博物馆、艺术机构、私人藏家大量收藏。著有《中国绘画史》、《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评传》、《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中国美术60年》、《潘天寿全集》等大型画册丛书。新近完成的《中国笔墨》一书,更是将“笔墨”——这一中国绘画的核心观念与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宏观的历史考察。

  潘公凯回答“笔墨为何唯独中国有?”这一问题时表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绘画过早的精英化。在全世界绘画发展史当中,早期绘画在其他国家,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主要是由工匠来完成的。早期的画家在西方几乎没有什么名望,在社会等级当中地位很低。但在中国却不一样,最早有记载的画家顾恺之就是文人,不是工匠。不仅文人画画,连皇帝也画画,梁元帝萧绎就是个出色的画家。中国知识精英过早参与了绘画行为,便把他们的文化修养带入到绘画创造发展的过程中。于是,儒家“游于艺”、“文以载道”的思想,重神、重意、重主观情绪的表达等理念,很早就被纳入到绘画创作中。

“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展出

展览借鉴苏州园林“造景”与“借景”

  潘公凯认为,西方现代艺术表达的是“自我”,中国传统艺术表达的是“人格”。这种“人格”不仅是同代很多人共同的一种向往,而且是很多代人共同的一种向往。正是这种群体性的理想所范导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庸、博大、清高、雄浑、超逸之气就成为艺术作品中所要表达与弘扬的精神主体。这也是为何中国画总是不厌其烦地画梅、兰、竹、菊等西方人最不理解的题材。

  潘公凯因此总结为,笔墨是中国绘画演进史中形成的一种精英化的独特的视觉艺术语言,是一种可视的形象符号,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笔墨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英们的独特创造能力,是其他民族精英文化所没有创造出来的(他们创造了另外的东西),是中国人的独创。

  本次在苏州博物馆的“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融合了苏州的城市历史文脉,更尊重贝聿铭先生所设计苏州博物馆的空间原貌与特色,借鉴苏州园林“造景”与“借景”的经典方法对展厅进行适度分隔,通过潘先生的水墨创作、装置艺术、跨界设计等作品展示,辅以多媒体影像、理论文献、创作心声等穿插并置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呈现他的学术研究次第与成果,揭示其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试图探索对中国文脉“传承”和“改变”二者关系的个性化理解与体现,并由此窥视他始终独自坚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从中国文化内部推进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道路,并企图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建立并拓展自己笔墨风格的理想主义情怀。

  据悉,《诗书画》杂志作为本次展览的主办单位,将于展览期间策划举行一系列不同主题和内容角度的学术研讨会。

“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展出

潘公凯作品《寻找真实》

“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展出

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潘公凯的作品

“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展出

潘公凯作品《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