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续牌8月落定 部分业务将收缩

2016-08-05 16:13:29|来源:一财网|编辑:许炀

  “续牌本来在7月中下旬就已经批复了,但是27家持有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中有一家没有通过,需要重新提交资料。”《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首批27家支付机构之一的一位高管处获悉,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在8月结束裸奔,获得续牌资格。

  由于目前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趋严,部分机构在支付层面爆发危机,上述高管也表示,在此次续牌过程中,部分牌照的业务将会受到限制。

  8月续牌 业务收缩

  2011年5月央行下发首批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这批牌照到2016年5月结束了第一期的“任务”,但是续牌却迟迟未有动作,导致包括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易宝支付等在内的27家支付机构处于“无证经营”状态达3个月。央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首批续展工作正在进行中,但是却长时间“只听楼梯响,未见人下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8月份续牌终将迎来落地,伴随的是监管趋严的深度表现——部分牌照业务将收紧。

  2011年至今,央行共发放了8批270张支付牌照。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批支付牌照的续牌尚未有实质性动作时,8月份,第二批支付牌照的使用期限也即将到期。

  一位在预付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之所以会出现续牌拖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央行需要借助此次续牌进一步明确监管标准和未来5年的管理方向。“牌照续展要走很多道流程,经转多个司,而央行的人手有限。”上述高管表示,央行对第一批牌照续展的态度,会为接下来的200多家机构续牌树立标准,更重要的是昭示着未来五年的管理方向,监管层必然会更加谨慎。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态度比较松,可能会对其他支付机构造成监管趋松的错觉,而事实上,从目前的现实环境和监管态度来看,毫无疑问是在趋严。

  第二,在续牌之前,需要算清旧账。延期发放向外界传达了即便到了续展期也会更加严格审查的态度,不合格、不规范的机构很可能无法续牌。

  此前,2016年7月25日,央行针对支付通和银联商务分别开出了千万罚单,堪称历史上最严罚单。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十条相关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连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或连续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连续盈利2年以上;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则相关机构可具有申请牌照资格,但是自2015年3月份以来,这一闸门便紧紧地关闭了。

  闸门关闭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支付行业出现了大量的挪用备付金、违法提供支付通道、违规转包、牌照租借等违法违规现象,造成了金融市场风险的扩大。

  2014年起,央行先后公开点名1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违规经营事件,其中浙江易士、广东益民和上海畅购三家主要从事预付卡发卡与受理的三家支付机构因严重违规而被吊销牌照。

  自此,预付卡领域成为监管层面重点关注的对象。“预付卡牌照发行160多张,有点超发,必然面临生存淘汰出局。”对于为何预付卡领域成为“重灾区”,一位预付卡支付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商业预付卡转型升级到行业应用,这是很多单省份预付卡牌照公司的不足,因此会面临转型困难。

  可以发现,在预付卡之外,“二清机构”(区别于作为“一清机构”的银行和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二清机构”未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的风险也正被监管层所注意,此前针对银联商务以及通联支付的惩处即是整肃“二清”的具体表现。二清市场实质上形成了“影子”清算机构,大量绕开银联转接,容易出现卷款跑路的违规问题。

  4个月之前,央行向支付企业下发了《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将支付机构分为5类11级,对支付机构进行差异化管理,其中D类代表支付购潜在风险较大,E类机构风险隐患严重,如果多次出现D类或E类相关情况,央行将采取相应措施直至注销牌照。

  市价5亿 支付牌照一纸难求

  “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包含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价格5亿,居间费5000万(买方付)。”日前,一则出售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消息在微信上流转。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如今第三方支付牌照薄薄的一张纸已经是洛阳纸贵。第三方支付牌照仅是统称,其中具体根据不同可开展业务的许可及地域而给予不同的市场定价。

  目前,支付牌照的业务类型共包含,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电视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六类。其中,在移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今天,其中三类支付牌照尤为抢手,即移动支付牌照、银行卡收单牌照以及互联网支付牌照。

  本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线上互联网支付牌照市场价值已经飙升至4亿,线下预付卡发卡与单省份牌照价格约为3000万。从上述转让信息可知,具有移动支付功能的支付牌照市场已经报出5亿的高价。

  从供给端来看,央行自2011年5月至今共计下发了8批27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除去被央行注销的三张牌照,目前市面剩下267张牌照。而牌照的下发自2015年3月就已停止,截至目前超过16个月没有下发新的牌照。

  本报记者了解到,支付牌照的价格水涨船高并非源于市场供给关系的紧张,恰恰相反,多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现存的267张牌照远远多于市场能够容纳的支付体量。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第一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占比前10%的分别是:支付宝占比43.3%,财付通占比20.1%,银商占比11.1%,快钱占比7.0%,中金支付占比5.1%,汇付天下占比5.0%,易宝支付占比3.9%,京东支付占比1.5%,易付宝占比1.4%,宝付占比0.9%。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有上述十家支付机构的十张牌照就够了。”某大型综合金融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支付是一个利润较薄的行业,不上一定规模根本无法赚钱,正是如此,市场上大量拥有支付牌照尝试开展支付业务的公司至今仍处亏损状态。

  造成支付牌照价格飙升的原因一定程度上还在于大型综合金融机构概念近几年喷发,在亟需支付牌照完善金融版图,形成协同效应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看来,一方面,重新申请牌照,监管层面何时开放新口子尚不得而知。另一方面,申请牌照,重新搭建班子设立一家支付公司成本较高,尤其是时间成本。因此收购牌照是一条“捷径”。

  此前的2012年,京东金融收购网银在线,获得支付牌照;2014年底,万达以3.15亿美元收购快钱68.7%的股权,收获支付牌照,在收购时快钱方面的数据显示,2014年交易流水规模超过2万亿元,与超过200家金融机构合作,拥有360万企业合作伙伴。拥有绝对控股权的万达全盘接下。

  近几年,按照这一路径操作进而收获支付牌照的包括平安、海尔、小米等多家意图拓展金融版图的大型机构和企业。

  此前,新大陆(000997.SH)于2016年7月16日发布公告称,5月26日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大陆支付”)签订了转让协议,以2.97亿元转让支付公司30%的股份,这一交易价格在7月16日的公告中变更为2.23亿元。即便如此,可以发现新大陆支付的市值依然高达约为7.43亿元。(王莹)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